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刚刚了解什么是“知识付费”,结果昨天就褪色了

高老师的表情包,你们用了吗?

我虽然痴迷于高晓松老师信手“胡喷”的才华,但依然捂住小钱包没有支付两百块开启“矮大紧指北”这档付费节目。

每个拒绝后面肯有个体化的不同原因,比如我一直感叹高老师为啥没有长出赵又廷的模样?听着声音赏心,看看专辑封面悦目,简直完美。

还是一样的配方

不同只是表象的小不同,在大批次流量的变迁中,规律自然可循。知识付费昨天就被36氪戴上了“狂喜褪色”的帽子。

就这个问题我要抒发五百字个人感受,不然夜里做梦又翻来覆去的。

知识付费,这个品类听起来就充满根正苗红的正能量,加上短时间内无数大V的进驻,自然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里或者很多认为“知识付费”热度已经过了的在表达:你定了罗某某的课,开始听的起劲儿,时间久了,乏味感出现、听众流失、打开率降低,到了第二年续订的人,减少了很多;这样的案例多了,风投的钱自然从这个行业撤出。

参加《快公司》看到刘德,他讲了个大秘密

嗯,我同意这个说法。从一个人身上可学习可开发可吸纳的量一定是有限的,上学阶段是我们获取知识最集中的时期,我们是不是还按照周期、频次更换老师、调整学习科目呢。所以,续订减少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这些平台上的大V质量不稳了,而是展示的东西在不断挖掘后必然进入了循环阶段,人和矿是一样的嘛。天天能给你带来新鲜的春风和雨露,那是AI的计算和信息量。

知识付费,给我们最大的礼物是什么?是时间、空间成本的变更,发问好学的人与答疑解惑的人被做了折叠放在同一间教室里。所以,我运用浅薄的知识以为,大发展不在于哪些大V带起的惊人而无法持续的流量,而是这个信息流转模式的诞生。不是哪些平台上谁靠回答问题、开频道就获得了多少收入,而是拥有好奇心脏的我们也同样是某些领域的老司机,既播种又收割形成平台无数端点上的交互。

哇,感觉自己经常潜水,果然脑子里都是水。

来张水下图,醒醒脑,car wash入水口

另外再说说大家付费买到的东西,知识。。。这是我们多么迫切需要的啊,号称焦虑的各位都热爱学习无法自拔呢。不过,神奇第六感的大数据说:你们打开王者农药和吃鸡游戏的频率更高。当然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也不合适放在一起去比较。

举例,我们上学时,有两个爱慕你的男森,学霸A,跟他在一起等同于各科有了贴身24小时导师,另一个呢?幽默会玩儿君B,在一起各种好玩儿有趣。

假设我们的人品比较辣鸡,那必定是临考天天泡A,拿到成绩了就跑去和B庆祝了。为什么呢?学习虽然重要,时时刻刻学习真的是件枯燥的事。

人并不辣鸡,但很喜欢去垃圾点潜水,图蓝本拍的虎虾幼年

嗯,所以我的重点来了,知识是力量,但好不容易放学了下班了有时间了,命令自己赶紧浸泡在知识的海洋里,想想还是蛮害怕的。

我们只是普通人,需要了解科学原理事实真相时,建立去搜索去付费的习惯就好了,时时刻刻热爱学习,这种话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资金方。

而基于“知识付费”这个模式,我很想做技能变现。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区块链技术让不可能的事情形成产业,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通过互联网做到无缝衔接,不是被手机吞没,在生活里、在真实的维度空间,用大家的才华去攻克大家的枯燥,是我想做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20G0Y8XS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