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比亚迪D1:干翻市面上99.9%的网约车

在D1没亮相之前,你对网约车是什么印象?如果让我来形容,就一个字:杂。

无论是省油皮实的日系军团还是高性价比的国产纯电大军,亦或是主打商务出行的专车GL8……国内网约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

不过这比较好理解,毕竟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消费水平不尽相同,所选网约车的“规格”自然也大相径庭。

事实在全球范围内,根据运营车辆实际需求而设计的汽车非常常见,各个国家地区也有代表性的出租车型号,比如英国伦敦的“黑出租”、美国纽约的长轴维多利亚皇冠……

在国内出于产业支持等因素影响,各个省市的营运出租车也极具地域特色,重庆有长安铃木、上海有大众途安、广州有广汽传祺以及那遍布中国各地的大众家族。

就像前面提到的,这些车型更多依赖地方政策支持,推广范围有限,那到底有没有一款能满足大部分国人出行需要的营运车呢?这不最近比亚迪就联合滴滴推出了一台网约定制车型—D1。

据悉,该款新车会在本月在长沙开始试点运营,后续将推广到全国,兴许在不久后这台D1就会穿梭在全国各地,成为中国网约车的主力军和代表车型。

官方称,该款产品历经三年时间研发而来,不同于以往那些基于在售车型打造的定制版网约车,这台D1是一台实打实从零开始研发的全新产品。那为什么滴滴会选择联手比亚迪呢?

个人认为,滴滴作为一家出行服务公司,想要自己在出行领域更具竞争力,首先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降低出行费用;二是提高运营效率。前者更多要求整车的制造成本要低、上路的量要大,而后者则对颇具争议的自动驾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纯电驱动是未来运营车的大趋势,也是降低营运成本的有效手段,滴滴选择比亚迪绝对走了一步好棋。

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先驱,比亚迪在纯电车技术积累方面处于第一阵营,自研的刀片电池不仅成本低而且安全系数高,这对于网约车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两点,418公里的续航里程也能基本满足一天的运营需要。

此外,比亚迪在整车制造成本控制方面也出色,这对于未来大批量上线的D1来说,将会带来汇河成海的成本优势。

而且D1定制版网约车只是第一步,滴滴未来还将推出D系列的自动驾驶车,计划到2025年普及100万辆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网约车,同时2030年将落地完全自动驾驶的网约车。

这就厉害了,试想一下等完全自动驾驶实现后,滴滴的运营效率可以成倍提高,滴滴的资产不再是车和司机,而是单车生命周期*24小时的服务价值。

换句话说,只要车辆在满电不故障的车况下就可以一直运营下去,这效率比起“人力”可不止高出一星半点。

尤其在乘坐空间方面,这台D1可以说是吊打市面网约车的存在。

虽然从尺寸上说D1是台标准的A级车,但它却拥有B级车的轴距(2.8米),而且得益于MPV的造型,其后排空间完全可以媲美C级车(后排腿部空间为1米、头部空间0.992米、后排肩部空间1.425米)。

不止于宽敞的乘坐空间,D1的右后门还采用了侧滑设计,对于那些行动不便或体型较大的乘客也比较友好。此外,新车将根据不同车型提供多种样式轮圈,且后倒车雷达、后摄像头和ETC车载装置等配置也将根据价格不同进行具体分配。

正如滴滴官方所称,D1是以乘客的视角为开发先导,针对乘坐体验进行了较多的优化设计,除前面提到的充沛空间、右边电动侧滑门之外,D1还在驾驶员用车感受方面做出许多优化。

其主驾驶席采用耐磨取向的面料,座椅硬度也提升了25%,以保证8-12小时的使用承托,同时有4向腰部调节等功能。

此外,车辆会跟滴滴App联动,假设忘带手机依旧能够用车载滴滴App进行接单,并且操作也十分简便,因为在方向盘上设置有接单按键。同时车载的智能保养和充电系统都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并通过“小滴养车”对车主进行提醒。

至于购买方式,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称,D1不会整车售卖给司机,它将按照公里数向司机收费,并按照每公里2元钱的价格向比亚迪支付费用。

而这种盈利模式会使滴滴和比亚迪在车辆使用上都会获得一定利润分成,尤其是对于比亚迪来说,全新的盈利模式将打破了其过去靠售卖新车获取利润的业务模式,为整个集团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三年磨一剑,滴滴还是略显谨慎,从长沙试点计划上便可见一斑。实际在谨慎背后,滴滴在谋一盘大棋。一方面,该计划可以对目前“只租不买”的政策作出更真实的评估;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避免大规模投放市场可能面临巨额运营成本,而且还能观望到车主的真实态度。

至于D1的未来前景,根本在于它能否给司机和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和便利,而对于比亚迪和滴滴来说,这种全新的经营模式或许还会带来更多的惊喜,甚至是裂变式的收获。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立体声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以及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否则属于侵权行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214A0FJV1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