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销售同比下滑15%,“价格低了却更难卖”的水果该怎样借力春节突围?

年货大战即将来临,水果作为热门品类之一,如何在竞争激烈,零售企业业绩承压的当下,成为吸引客流、获取利润的增长品类,这需要企业适应“低购买力环境下”的消费特点:树立低价形象,加大对差异化单品的推广力度。

元旦过后,水果品类进入旺季,但不少零售企业反映,相比节前,销售虽有上涨,但同比去年仍是下滑状态。

据一位长期与商超合作的水果供应商介绍,其合作伙伴的水果销售平均下滑15%左右,部分门店下滑甚至达到30%,同比去年水果销售上升的企业仅占10%。他判断,临近春节,水果算是刚性需求之一,节前水果销售大概率会呈现上升的趋势,但能否平稳过渡,依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与往年最大的区别是,今年水果行情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源于疫情。从上游来看,如果疫情没有被遏制住的话,进出口渠道受阻,2021年,更大比例的国产水果需要依靠内需消化,为了避免滞销,果农会选择低价销售。

客观分析,更低的采购价格能为企业带来高毛利,这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在消费力下滑的背景下,企业更应该学会在低毛利经营中找到突破点。

01

现象:低价难卖

近日,“车厘子价格腰斩”冲上微博热搜,产能过剩再加上中国作为目前对外贸易较为顺畅的国家之一,车厘子大量涌入国内,种种原因导致进口车厘子价格大幅跳水,低至30元至60元/斤,整箱价格比往年便宜一二百元。一些网友直呼终于实现了“车厘子自由”,但也有一大部分人表示:车厘子自由,但钱包难自由。

2020年以来,与“车厘子价格腰斩”类似的情况并不少,从山竹到火龙果再到目前市场上热销的柑橘类水果,上游价格走低是过去一年水果行情的特征。北京首航超市营运部总监石君磊表示,今年首航采购水果的单价同比去年低一些。

以砂糖橘为例,进入10月份后,沃柑、蜜柚、脐橙等柑橘类水果相继上市,伴随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加,不同品种间相互比价,柑橘类水果的定价整体偏低,再加上今年柑橘类水果丰收,供大于求,今年砂糖橘的平均采购价格相比往年3-4元/斤的价格下跌至1元/斤,部分低等级水果的价格已低至5毛左右,反映到零售端则是今年砂糖橘的零售价较去年降低1元左右。

但实体超市水果销售下滑与价格走低的水果行情相矛盾,有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即使采购价格降低,企业仍保持高加价率,低价并未体现在零售端上,此外,部分企业依然坚持“精品”路线,价格优势不明显;二是,疫情导致消费力下滑,消费者把更多的钱放在刚性需求上,水果目前在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属于休闲式消费,消费者对水果这一品类的购买欲望降低;三是,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平台的分流。

02

水果专卖店处境更加艰难

一家门店要想实现良性运转,需要高密度客流和高频次消费的支撑,而水果专卖店缺乏高频商品的引流,获客本身具有局限性。

按照疫情对高端收入人群消费力影响较小的逻辑,精品水果专业店所受影响应该较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类门店也难逃客流下滑的魔咒。相比大众消费者,高端人群毕竟是少数,少数人群并不能支撑一家门店的运营,消费力下滑的情况下,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提升,这意味着门店需要耗费更高成本拉新,这也是目前许多精品水果店加大促销力度的原因。

但即便是加大促销力度,水果专卖店单一的品类注定需要更高的商品单价达成高客单价。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水果专卖店需要依靠高客单价商品支撑门店运营,但高端水果受渠道影响,大多数商品呈现量小、价高的情况。以榴莲为例,往年正常情况下,榴莲高峰期的价格是500元--600元一件,但今年榴莲在这个价位时国内正处于“封闭”状态,6月份以后,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但因为国外疫情严重,进口受阻,导致榴莲价格居高不下,按照水果专卖店的高端定价策略,一个榴莲的平均定价已经接近三四百元。

采访中小编发现,百果园的一个约2.2kg的榴莲售价为395.5元。为解决线下门店销售遇冷的问题,疫情期间百果园在北京、上海等地上线卖菜业务,采用“提前预定、次日送达/自提”的模式,同时通过连接下午茶、轻食等消费场景,提升线下门店的功能和体验感。

连锁水果零售的生存尚存危机,个体水果店的处境更加艰难。一位个体水果专卖店老板表示,“在大环境影响下,不同企业的门店都出现了客流下滑的现象,但店与店的竞争是良性的,而以圈流量为目的社区团购进入赛道时,竞争陷入恶性循环,个体水果店很难与其抗衡,春节将近,如果这些平台也开始做水果礼盒,那么水果店在‘年货大战’中也只能落得下风。”

03

突破方向:差异化单品、低价形象、服务体验

无论是实体超市的水果售卖还是水果专卖店,正在迈入一个转型期。

近两年伴随消费者的迭代升级,以苹果、梨、柑橘橙为代表的传统水果品类的销售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对于超市来说,应该在这些品类的基础上寻找增长点。一方面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提升水果的附加值,提升毛利;另一方面要求采购人员不断地挖掘新品推荐给消费者。

很多采购认为,原来基础的商品都卖不好,所以不会推新品,但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缺乏推广力度,很多单品的销量才上不去。

年货大战即将来临,水果作为热门品类之一,如何在竞争激烈,零售企业业绩承压的当下,成为吸引客流、获取利润的增长品类,这需要实体商超适应“低购买力环境下”的消费特点:树立低价形象,加大对差异化单品的推广力度。

作者:张彦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113A0C21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