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华为引以为豪的“狼性文化”,前期被人称赞,后面却让任正非痛苦

华为一直引以为豪的“狼性文化”和“垫子文化”,前期被人称赞,后面却让任正非无比痛苦!

后来任正非下定决心:改、再难也要改!

2006年5月28日,25岁的华为员工,胡某某因病毒性脑炎离世;

2008年2月26日,成都研究所李某某坠楼;

2008年3月6日,华为深圳员工张某某,从食堂三层跳下。

社会媒体纷纷报道,指责华为的企业文化缺少对员工的关爱。

“床垫文化”、“狼性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初期,确实能起到团结队伍、开拓市场和增加企业竞争力等作用。可是随着企业的扩大、人员的增加,“狼性文化”本身不安定的因素,对自身、对企业反啮的劣根,就日益凸显了出来。

二三十年前产生的文化,放在21世纪的年轻人身上是否合适?他们是否认同?华为的薪水和奖金之高,是业内共识的,但是每年辞职的员工也是居高不下。

为什么这些人在华为干了几年后,就选择了毅然离开?

“垫子文化”和“狼性文化”本是华为成功的魂和魄,华为的成功,可以说这两种文化居功至伟。

即便如此,在后来的华为内部也进行革新,“垫子文化”开始转向更加积极健康的劳逸结合;“狼性文化”也开始转向“人性文化”。

另外华为的核心并不是这些表面的东西而是对研发的强执行!

任正非曾在内部讲话中谈到:研发最新的产品,并不是最好的,研发更不是超越时代就是最佳的。

真正的研发,必须要遵从市场的规律,倾听客户的声音,只有客户真正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产品。任正非循着这条路走下去,华为的研发变得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华为当年之所以能在众多做代理的小公司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研发这件“利器”。

任正非为此煞费苦心,在公司内部开展批判与自我批判的活动,76岁的他目前还奋战在第一线,正如他所说:“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另一位企业家,她便是格力电器的董明珠。

“没有格力,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但没有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格力。”能直言不讳地说出这句话的人,就是董明珠。

在格力,董明珠是一个楷模,是一个标杆,是一面旗帜。格力的员工们不无感慨地说:“跟着格力走,生活不用愁;跟着董明珠,永远不会输!”

但是,董明珠心中的目标绝对不仅仅是当个好头儿。她是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她是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使整个格力电器走在行业的前列。

董明珠不仅在对待同行方面比较强势,即便是面对供应商也是如此。比如在1996年有位财大气粗的经销商,年销售额过亿,占当时格力年销售额的10%左右,但是这人得意忘形,不仅违反格力的规定,还大搞倾销小动作。

甚至公开宣称:“只要我想要什么政策,格力就必须给我什么政策。”

没想到,董明珠不吃他这一套,果断叫停了对这位大户供货,即便是钱打到公司账户上也不会给他发货。经销商甚至动用了格力的其他领导,也没能让董明珠就范。

这样的董明珠的确得罪了不少人,但她却说:“。做好格力的事情,是我一生不变的理想,这一点,我不能出现任何的闪失。”

那些企业家,创业者他们总是光鲜亮丽,但是如果你翻开他们的自传就能知道,他们这一路走来,也一样经历迷茫、困惑、无助、失眠、改变、抉择、踩坑,最终实现跃迁,这不正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所经历的吗?

读企业家的传记,不仅要看他们的故事,而要去学习他们在面临选择、迷茫的时候是如何进行抉择的,考虑问题时是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的,这才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向他们学习的核心点。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205A07IJ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