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精益推进难点

一个好的精益生产体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的,需要从上到下经过各个组织层级的共同努力,通过开展各种改善活动来使精益的文化落地。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工厂挂的精益条幅很多,口号喊的很响,到现场却发现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状态。有句英语说的好“walk on the talk”,跟我们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是一个意思。对于精益而言,不是仅仅说一说秀一秀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候做比说更加重要。

再回顾下“精益”的真谛,“精益”是两个词,所谓“精”是指“少的投入”,所谓“益”是指“大的产出”。为什么很多的精益体系建立不起来,或者建立了体系却不能真正执行起来达到想要的效果。简单总结如下几点:

1.日常管理与精益管理脱节:很多工厂有好多套管理表,但其实是做的同一件事情,比如安全,有安全审核OHSAS18001的专用表,有日常安全管理表,还有精益体系的一套表,这样相当于同样的一个任务重复做了3次,而且这三套表不见得数据完全一致,质量,成本,交付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一样的操作重复几次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更重要的时间。如果真的打算做好精益生产,应该逐渐的把体系合并,让大家都用一种理念和模版进行落地实施,这样才真正起到一个标准化的作用。

2.完成KPI指标就不需要改善:随着大家对结果管理的重视,现在我们每个组织层级的员工都有自己固定的年度/月度/每天KPI。作为制造工厂,每天例行的任务和KPI是达成产量,质量和保证安全,所以很多时候组织的成员每天大部分的工作精力都是集中在这些日常关键表现指标。改善仅仅是作为锦上添花的事情,有时间就做,心情好就做。举例:比如设备稼动率目标93%,质量一次合格率93%,能实现这些就是完成任务,不需要做进一步的改善。至于如何达成100%,如何能够更进一步的优化那不是硬性的指标。万一哪一天没有实现目标,比如设备故障,原因可能是设备老化,通过更换备件,问题解决,那为什么设备会老化,TPM怎么做的,如何预防的设备老化这才是精益管理的重点。

3.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上面我们提到KPI管理,有时候每天的KPI都能够达标,但不是说达标了就没有问题,也不是说不达标才有问题,即使KPI达标了现场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但如何发现问题就考验一个管理者的水平了。按照冰山理论,出现的问题总是少数的比例,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永远都是被动性的措施。除了表征问题,管理者和员工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是隐藏的风险,隐患,产品可能产生的不良。针对风险的识别,管控才是考验管理水平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这种被动性的救火方式转变成预防性的管理模式。

4.组织架构复杂:现在精益推进还有个难点在于小企业做不起来,大企业有资源可以做,又存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一般精益生产都是制造部门的一把手负责制,但很多问题需要协调质量,财务甚至研发等同级别部门,这种同等level的沟通效率和效果可想而知。很多问题,比如产品的装配问题,生产部门推给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说国外这么设计的,改不了,改的话需要做测试,测试要半年,测试没问题再进行设计变更会签,这一圈流程走下来估计这款产品也到改款的时候了。所以组织架构复杂性也是精益生产推进的难点之一。

5.缺少问题量化:大部分的精益体系讲如何减少浪费(七大浪费或者7+1浪费)。那问题来了,如何来客观的衡量这些浪费。对于问题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主观判断,应该能够更加客观的评估浪费,把存在的问题进行数据上的量化。以前这个操作可能比较困难,因为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低,很多问题都是手工记录,难免有漏或者疏忽,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很多设备故障,质量问题,能源损耗都可以直接进行电子化的输出,借助于大数据和报表分析为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这也是将来新建工厂的发展方向,不再是靠人眼识别问题,而是通过自动化的设备进行诊断,从而避免了“不想暴漏问题”的心态,通过网络对问题数据进行归集,并且直观的生成报表发到各个责任人和管理者电脑和手机上,大幅提升管理的效率。

6.IE工业工程薄弱:很多工厂没有IE部门,有的IE部门只是摆设,没有起到IE真正的作用。比如各产品各岗位的工时,可能产品导入初期测过一版工时数据,以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过,各条生产线的岗位非增值比例,不平衡比例是否精确都是一个问号。而上一条提到的数据量化正是基于IE这些基础数据才能计算得出。

7.缺少工具和方法:前面提到的都是针对问题以及风险的识别,出现问题和风险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分析有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分析完解决又有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缺少这些工具和方法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8.缺少精益方面的人才:做好精益生产关键的三步是识别问题,分析根因和采取有效措施,往往越复杂的问题贯穿整个产品的起止点和生命周期,真正要想做好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对产能规划,设备导入,产品导入,设备维护,质量问题处理,成本削减和管控,IE工具,体系标准建立和维持等都应该有所了解,这些内容对人员质素要求都比较高,而这也是当前各企业比较缺少的资源。

以上问题是各个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随着智能化、网络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问题相信都会找到更好的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8G0ZARL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