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告别“卡脖子”!国内首条多材料光子芯片生产线即将建成

光子盒研究院出品

10月18日,据北京日报报道[1],中关村前沿科技企业中科鑫通微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鑫通”)将于2023年在北京建成国内首条“多材料、跨尺寸”的光子芯片生产线,这将填补我国在光子芯片晶圆代工领域的空白。

01

成果斐然:芯片由“电”到“光”的科创超车之路

在传统的电子芯片中,数据传输的载体是电子;而在光芯片中,数据传输的载体则是光子。光子芯片不存在电阻问题——电子通过晶体管等传统集成电路元件时因为阻力而产生的热量,所以,它的计算速度比电子芯片快约1000倍、功耗却仅为其九万分之一;并且,光子芯片的制造工艺简单、不需要光刻机(EUV)等尖端设备,它正有望成为新一代信息领域的底层技术支撑。

2022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前沿“2022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上,中科鑫通率先将光子芯片技术应用于生物检测诊断——这是中国首个生物光子芯片检测诊断产品[2]。

中科鑫通总裁隋军在此次大赛的集成电路领域决赛上,针对旗下生物光子芯片检测诊断产品进行介绍、产品图示。

光子芯片光波导上涂敷对病毒敏感的试剂,被测病毒抗原与试剂发生结合反应后将改变光的折射率,从而改变光的光学属性(波长等);通过检测系统分析出光的属性,即可检测出病毒生物分子的类型和含量。隋军表示:“基于光子芯片直接检测抗原,将比现有方法灵敏度高、速度快、易操作、安全性更高。”这不止是芯片功能的前沿扩展,更是中科鑫通多材料体系光子芯片技术硬实力的展示。

产品优势(以新冠检测为例)

02

中科鑫通:“光子集成、创芯世界、服务民生”

中科鑫通微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并依托于中科院系统,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3]。公司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电子城国际电子总部核心区,作为政府“重大科技专项”承担单位,在光子领域的科技研发及产业转化等相关方面国内领先:特别是在微波光子集成芯片、通信卫星微波光子载荷、多用途雷达等方面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产品广泛应用于微波射频系统、光通信、数据中心、卫星通信、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以及量子信息等领域[4]。

中科鑫通的核心管理团队

秉承“光子集成、创芯世界、服务民生”的理念,中科鑫通在微波光子领域实现的突破,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绕开国际芯片巨头对国内的技术封锁,还在于为国内在光子产业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根据全球权威IT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截止至2025年,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61亿美元(人民币约4036亿元)。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份额,美国、欧盟纷纷落地光子产业,并巨额投资光子芯片研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罗毅面对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光电子芯片研究正和国际领先水平“并驾齐驱”。中科鑫通将在2023年建立光子芯片生产线、大规模量产光子集成芯片,无疑也将助力半导体产业链的现状窘况,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03

前瞻产业布局,为量子计算机等提供支撑

2022年3月,中关村发展集团基金天使轮投资数千万中科鑫通,开拓光子芯片赛道,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光子芯片在医疗检测、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光通信等领域的技术与产品开发[5]。以中关村为主导的北京集成电路产业,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全国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中科鑫通表示,将筹备建设国内首条光子芯片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加快国产光子芯片替代的规模化进程[6]。公司总裁隋军表示:“中科鑫通在光子芯片领域的新一代芯片化光源、集成光量子平台、多材料集成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未来的两三年,中科鑫通将充分利用已有科研成果,在诸如新冠病毒快速检测、激光雷达、量子计算机、大容量数据通信等领域提供切实可靠的国产核心芯片与方案支撑。”

中科鑫通的光子芯片有望赋能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等多个领域,中国科技创“芯”的崛起时代前途在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019A06RL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