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本由机器自动转译,部分词句存在误差,以视频为准
00:00
中风患者听音乐有效果中风患者听音乐有效果,坚持半年会有这5种改善音乐不只是悦耳,他能点亮因中风而沉寂的脑区。研究发现,节奏鲜明的旋律能激活语言、记忆和情绪中枢,让患者在愉悦中悄悄修复。一位老人听到熟悉儿歌时竟哼出几个音,这不是奇迹,而是音乐唤醒了被禁锢的表达欲。持续半年的音乐干预可提升语言流畅度,延长注意力。每一点微小进步都是患者的重生。一个人身体上的病痛远不如内心的孤独来得沉重。每逢节假日,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总会飘出轻柔的旋律。不是谁特意开了音乐会,而是那群坐在轮椅上的中风患者正静静的听着音箱里放出的钢琴曲。医生说,他们每周至少要听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已经坚持了好几个月。别看这只是听听音乐,但很多患者的反应却让人意外,原本僵硬的手指竟然能微微弯曲了,说话不清楚的嘴角也开始有了力气,甚至情绪也明显比之前稳定了不少。
01:00
这不是巧合,越来越多研究发现,音乐对中风后的康复确实有点门道,可不少人还停留在听音乐就是放松放松的印象中,觉得这和治病八竿子打不着。但事实是,音乐不止是悦耳,它还能点亮一个因中风而沉寂的脑区。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超过300万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中风,其中大多数人都会留下或轻或重的后遗症,包括偏瘫、失语、认知下降等,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带来了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但真正令人担忧的不止是身体上的损伤,还有康复过程中的心理低谷。很多中风老人因为行动不便、情绪低落,甚至发展为抑郁,整个人像陷入了沉沉的黑夜。而音乐就像是一束温柔的光,让他们的世界重新亮了起来。研究指出,中风患者在发病后2周内开始接受定期的音乐干预,半年后,语言、记忆、注意力等方面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未接受音乐干预的人群。这不是玄学。
02:00
而是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在发挥作用。中风后,脑部部分区域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受损,但其他健康脑区有可能通过新的连接重新承担部分功能。而音乐正是一种能激活多个脑区的多通道刺激,它可以同时调动听觉、运动、语言、情绪等多个系统,让大脑在愉悦中悄悄修复。音乐唤起的不是声音,而是记忆、情感和表达的欲望。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