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Deep Learning Tutorial 李宏毅(一)深度学习介绍

Deep Learning Tutorial 李宏毅(一)深度学习介绍

作者头像
用户1631856
发布2018-04-12 11:42:24
1.2K0
发布2018-04-12 11:42:2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老秦求学老秦求学

大纲

  1. 深度学习介绍
  2. 深度学习训练的技巧
  3. 神经网络的变体
  4. 展望

深度学习介绍

深度学习介绍

深度学习属于机器学习的一种。介绍深度学习之前,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拿监督学习为例,其本质上是要找到一个函数映射:输入数据(也就是训练样本)通过函数映射(也就是我们的机器学习算法)到输出空间上(也就是目标值,如果是分类问题,映射到某一类上)。 $$Meachine Learning \approx LookingFor A Function.$$ 那么我们如何从一个函数空间里找到目标函数呢?这里必然存在一个指标来评价映射函数的好坏,比如说:准确率,错误率等等。通过这个最优化数据指标我们就能找到 最好的映射函数,也就是机器学习里的算法模型。 所以,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

  1. 确定模型,从而确定函数映射空间;
  2. 将训练数据应用于函数空间,对模型进行训练;
  3. 找出最好的模型;之后,我们可以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到unseen data上(这也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图像识别框架
图像识别框架

这样,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断出深度学习的构建过程:

DL流程
DL流程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由一系列神经元通过相互连接而形成。因此,在深入理解神经网络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神经元? 神经元本质上是一个简单函数,其函数形式为: $$f = \sigma(z);$$ $$z = a_1w_1+a_2w_2+a_iw_i+...+a_Kw_K+b;$$ 其中,$\sigma函数$属于一个激活函数,$z$是一个线性函数,其结果可以是任意值,通过激活函数,给模型带来非线性因素,增加模型的表达能力;通常情况下,线性模型的表达能力不够。 神经元的$w_i$和$b$就是神经元模型的训练参数;参数不同,形成的神经元也不相同。

神经元模型
神经元模型

神经元的不同连接方式形成的网络架构也各不相同。神经网络的参数包括所有神经元的$w_i(weights)$和$b(biases)$。 如果说,一个神经元是一个简单函数$function$,那么神经网络就是一个简单函数集$a,function,set$. 深度学习中的“深度”是指神经网络的层数有很多。 神经网络可以用在识别手写数字。

手写字体识别
手写字体识别

FAQ: Q:设计神经网络时,多少层合适?每层多少个神经元合适? $$Trial;and;error + Intuition(随缘,多试)$$

评测模型好坏goodness of function

以手写数字识别为例,首先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监督学习问题;其训练数据为实现收集的手写数字和标签;最终达到输入一个手写的数字能给出其所属的类别(0-9)。 之前我们定义的函数集合,如何评价这个函数集合(模型)表现如何呢?所以需要定义一个评价指标。这里定义的评价指标为Loss函数,指输出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计算两个值之间的距离来表示)。最终我们通过优化在所有数据上的总损失Loss来找到最优的模型!本质上就是通过最小化Loss函数来找到最合适的$参数\theta^*$,从而确定最优化的模型。

怎么找到最优化的参数$\theta^* pick the best function$

最先引入脑海的方法就是穷举法,把所有可能的取值都试一次。这种方法肯定不可取!因为,通常情况下深度学习模型层数不止3层,而每层的神经元又有很多,导致最后要优化的参数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方法一:Gradient Descent 梯度下降算法

梯度下降算法
梯度下降算法

这种方法存在的一个问题:最后求解出来的最小值,不是全局最小值,而是局部最小值。 同时,由于初始的权重系数$w_i$是随机选取的,导致最后的最优化结果也各不相同。 方法二:Backpropagation 反向传播算法 Caffe,TensorFlow等都支持的这种求解方法。

为什么模型总是越来越长,而不是越来越胖?

Deeper is Better. 一般而言,参数越多,模型表现效果越好。

Deep is better
Deep is better

实验数据来自:Seide, Frank, Gang Li, and Dong Yu. "Conversational Speech Transcription Using Context-Dependent Deep Neural Networks." Interspeech. 2011

对于任意的连续函数$f$,定义为: $$f : R^N\to R^M$$ 理论上来讲,这种能由深度学习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有一个隐藏层的网络模型来解决(给它足够多的神经元)。但是为什么不采用这种方法呢?

Flat vs Thin
Flat vs Thin

实验效果并不好?为什么不好? 论文:Learning Functions: When Is Deep Better Than Shallow(还没有看!)一种理由是说deep models可以抽取更多的特征相比于Fat models。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8-04-10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大纲
  • 深度学习介绍
    • 深度学习介绍
      • 神经网络
      • 评测模型好坏goodness of function
      • 怎么找到最优化的参数$\theta^* pick the best function$
    • 为什么模型总是越来越长,而不是越来越胖?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