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的价值究竟何在?
运维在当代企业的IT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下至机房环境、服务器和网络等硬件,上至业务应用,都需要运维参与管理维护。运维人员通过正确的流程、工具和团队组织,确保对应的IT资源始终处于可用状态,或者短暂宕机后能够快速修复故障,又或者新的IT资源和应用能够快速安全上线,满足企业的业务和发展的需求。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运维人员(无论是基础架构运维、中台运维或者上层应用运维),他们的工作职责都可以被涵盖到这三个大的范围中:
其中,IT对象资源既可以是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软件系统等底层对象资源,也可以是上层的Web应用、ERP应用、OA系统、销售系统等应用对象。
传统的运维向自动化运维转换的过程,本质是用更加先进的团队组织方式、运维流程、平台工具替换旧的落后的组织、流程和平台工具的过程。
这一个过程中,绝大部分的企业都经历了这样的阶段:全部手工操作→部分脚本自动化→部分Web自动化→部分调度自动化。
并且,大部分企业都在“部分调度自动化”这个阶段放慢了或者停下了脚步,再难以上升到更高级的运维层次。
企业运维状态和运维价值分析
把视角聚焦到“部分调度自动化”这个阶段,我们不妨来分析下,企业整体的运维状态和运维人员呈现给企业的运维价值是怎样的。
一、运维状态层面
CMDB现状
有统一的配置管理(CMDB)中心,统一存储各种IT对象的配置信息,但是:
配置孤岛:以上种种最终导致配置管理成为数据孤岛,一个死的数据配置中心。
一般2-3年之后,企业会再次重启CMDB梳理和重建的过程,费时费力,循环往复,价值极低。
二、脚本运维现状
绝大部分批量运维工作实现了部分对象或者部分操作的脚本化运维,但是:
三、可视化工具运维现状
能够实现一部分对象或者一部分流程的web可视化工具管理,但是:
四、任务编排运维现状
能够实现一部分对象或者一定程度的跨系统的任务调度自动化编排,但是:
综上所述
就运维整体的状态而言,绝大部分企业事实上还在向“自动化运维”这个目标艰难前进中;
现阶段的状态是:部分人肉运维+部分脚本运维+部分web界面运维+部分自动化编排运维的混沌状态;
但是由于整体缺乏统一性规划和平台型支撑,导致了事实上的整体运维结果依然是“人肉为主,各项工具为辅”;
依然是人肉监控和处理故障、人肉处理变更、人肉发布IT资源;运维人员手忙脚乱、身心俱疲的切换各种不同的运维工具,针对不同的IT对象,执行相互之间无法关联的运维任务;
整体运维阶段依然是手工为主的、零散的、低效率的、错误率高的、笨重的、缺乏扩展性和一致性的。
运维价值层面
那么在花钱聘请了一批并不便宜的运维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购置了一批又一批昂贵的IT设备、部署了一套又一套复杂的基础架构和上层应用系统的企业家或者通俗点说公司老板的眼里,上述的运维团队呈现给企业的价值究竟是怎样的呢?
答案是:依然停留在运维保障和业务保障层面,没有更多的了!
并且这种保障,在仔细观察之后,还是停留在一个比较低层次的,无论在运维的效率、质量和成本层面,都存在很大问题的阶段:
要真正做好运维保障和运营保障,究竟该如何做是好?
除了基本的保障,运维团队和人员有没有更高的价值呈现?
如果有,是什么?
真正有远见的运维团队领导者,都应该去仔细思考以上问题,并给出一个自己能满意的答案。
对于不愿意思考上面的问题或者找不到能够说服自己的答案的人,“运维危机”是真实存在的。
面对这个危机,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解答:如何从运维效率和运维价值两个层面,打造运维的“L”型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