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社交网络越来越极端?可能是你越来越沉默了……

社交网络越来越极端?可能是你越来越沉默了……

作者头像
IT阅读排行榜
发布2019-03-12 10:45:03
5340
发布2019-03-12 10:45:0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华章科技华章科技

导读:根据2月28日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81.4%的中国网民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其中18.2%为小学及以下学历。也就是说,5人组队开黑,就会有一个带不动的“小学生”。

另一方面,根据CNNIC的报告,社交类应用朋友圈、QQ 空间和微博的用户使用率分别为 83.4%、58.8%和42.3%,高使用率说明社交网络并非高学历人士的专属领地。但是,你是否有一种感觉,社交网络上满是各种大V、专家,比如高端如某乎,一眼望去,个个清北复交,最差也是个985、211。

客观数据和主观感觉的巨大误差,从哪来的?

作者 / 来源:挖数(ID:washu66)

假设有3个人面临观点1和观点2的选择。

由于2个观点暂时没人选,他们一般会听从内心,做出公正的选择:

假设又来了3个人:

由于站队观点1、2的人都较少,这时他们也会听从内心,做出公正的选择:

而后又来了一个人,他开始犹豫了:

由于站队观点1的人数较多,他有点担心会被针对和孤立,于是他有可能....放弃选择:

慢慢的,观点1那边人头涌动,拥有了压倒一切的优势:

这就是<沉默的螺旋>,由德国学者Elisabeth Noelle-Neumann在1974年提出。

该理论说的是:

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少数派,就不愿意发言,如果觉得自己和多数人看法一致,就敢于发言。这样一来,多数意见的声音会越来越大,少数声音会越来越沉默,成为一个螺旋式过程,最终变成一言堂。

沉默的螺旋无处不在,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尤盛。

比如一个学历一般的用户,他可能不太敢在学术崇拜的知乎发言:

实际上,学历一般的用户占了知乎绝大多数,但由于知乎的氛围,他们大都很少发言,于是造成一种知乎个个985,且年入百万的假象。

除了社交媒体,自媒体的“蹭热点”行为也会加剧舆论<沉默的螺旋>化。

记得《演员的诞生》第一季那会,知乎涌现了无数吹捧翟天临的问答:

每个人都在说他的博士没有白念,表演充满学院派的风格,除此之外情商也高。

当时他跟余少群PK的《绣春刀》那一幕我也看了,坦白说我更喜欢余少群,翟的演技虽好但总感觉浮夸,让人容易出戏,但在全网怒赞翟的氛围下,我不敢在网上吱一声。

不过现在,我终于可以大声说一句 “我觉得翟天临演技浮夸,就这样!”

还有另一个现象也比较有趣,大家还记得去年12月微信7.0改版么?公众号文章右下角的点赞变成了好看,点赞这个操作从匿名行为,一下变成了公开行为。(点击好看会把文章推送到自己好友的<发现-看一看>模块)

霎时,很多公众号的点赞数一下去了1/3。

针对这个现象,知乎用户edmond曾做出一个类比:

他把这种舆论的极端化比作阻尼振荡,以下引用他的话:

当整体趋势随惯性再极端一段距离后,又终于积累了足够的反对的能量,随着出现几个标志性的事件,便又能出现更上一层的强势论点,又开启一轮反向的「自极端化」,向另一个方向俯冲。 但由于经验增加,新的思想总不能完全忽略旧思想的根基,于是其极端的幅度终究会更小一些。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数年的时间为尺度的。

在当下这个信息流动越来越快的时代,能做到不从众并且做自己很难,做到不从众做自己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则更难。

因此我格外珍惜身边这样特立独行的朋友,如果碰巧你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不合群的“怪人“,请小心呵护他,别让他在螺旋里沉默。

参考资料:

方可成《知乎舆论「极端化」?「沉默的螺旋」了解一下》

edmond《对知乎主流舆论「自极端化」现象的一些思考》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3-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DT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