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Python 工匠:编写地道循环的两个建议

Python 工匠:编写地道循环的两个建议

作者头像
Python猫
发布于 2019-05-10 03:04:46
发布于 2019-05-10 03:04:46
816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Python无止境Python无止境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花下猫语:大家对“循环”应该不陌生,它是编程语言中最常用的控制结构之一。Python 在处理循环结构上,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例如可迭代对象和迭代器。今天分享的文章是“Python工匠”系列的第七篇,在循环的用法上,本文提出了几个非常有用的建议,推荐大家一读。

作者:piglei | 公众号:piglei

(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不得二次转载)


前言

这是 “Python 工匠”系列的第 7 篇文章。(点击原文链接,可查看系列其他文章)

循环是一种常用的程序控制结构。我们常说,机器相比人类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机器可以不眠不休的重复做某件事情,但人却不行。而“循环”,则是实现让机器不断重复工作的关键概念。

在循环语法方面,Python 表现的即传统又不传统。它虽然抛弃了常见的 for (init; condition; incrment) 三段式结构,但还是选择了 forwhile 这两个经典的关键字来表达循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循环需求都可以用 for <item> in <iterable> 来满足,while <condition> 相比之下用的则更少些。

虽然循环的语法很简单,但是要写好它确并不容易。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探讨什么是“地道”的循环代码,以及如何编写它们。

什么是“地道”的循环?

“地道”这个词,通常被用来形容某人做某件事情时,非常符合当地传统,做的非常好。打个比方,你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同桌的有一位广东人,对方一开口,句句都是标准京腔、完美儿化音。那你可以对她说:“您的北京话说的真地道”。

既然“地道”这个词形容的经常是口音、做菜的口味这类实实在在的东西,那“地道”的循环代码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拿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解释一下。

如果你去问一位刚学习 Python 一个月的人:“如何在遍历一个列表的同时获取当前下标?”。他可能会交出这样的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index = 0
for name in names:
    print(index, name)
    index += 1

上面的循环虽然没错,但它确一点都不“地道”。一个拥有三年 Python 开发经验的人会说,代码应该这么写: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for i, name in enumerate(names):
    print(i, name)

enumerate() 是 Python 的一个内置函数,它接收一个“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然后返回一个不断生成 (当前下标, 当前元素)的新可迭代对象。这个场景使用它最适合不过。

所以,在上面的例子里,我们会认为第二段循环代码比第一段更“地道”。因为它用更直观的代码,更聪明的完成了工作。

enumerate() 所代表的编程思路

不过,判断某段循环代码是否地道,并不仅仅是以知道或不知道某个内置方法作为标准。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子挖掘出更深层的东西。

如你所见,Python 的 for 循环只有 for <item> in <iterable> 这一种结构,而结构里的前半部分 - 赋值给 item - 没有太多花样可玩。所以后半部分的 可迭代对象 是我们唯一能够大做文章的东西。而以 enumerate() 函数为代表的“修饰函数”,刚好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修饰可迭代对象来优化循环本身。

这就引出了我的第一个建议。

建议1:使用函数修饰被迭代对象来优化循环

使用修饰函数处理可迭代对象,可以在各种方面影响循环代码。而要找到合适的例子来演示这个方法,并不用去太远,内置模块 itertools 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简单来说,itertools 是一个包含很多面向可迭代对象的工具函数集。我在之前的系列文章《容器的门道》里提到过它。

如果要学习 itertools,那么 Python 官方文档 是你的首选,里面有非常详细的模块相关资料。但在这篇文章里,侧重点将和官方文档稍有不同。我会通过一些常见的代码场景,来详细解释它是如何改善循环代码的。

1. 使用 product 扁平化多层嵌套循环

虽然我们都知道“扁平的代码比嵌套的好”。但有时针对某类需求,似乎一定得写多层嵌套循环才行。比如下面这段: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def find_twelve(num_list1, num_list2, num_list3):
    """从 3 个数字列表中,寻找是否存在和为 123 个数
    """
    for num1 in num_list1:
        for num2 in num_list2:
            for num3 in num_list3:
                if num1 + num2 + num3 == 12:
                    return num1, num2, num3

对于这种需要嵌套遍历多个对象的多层循环代码,我们可以使用 product() 函数来优化它。product() 可以接收多个可迭代对象,然后根据它们的笛卡尔积不断生成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from itertools import product


def find_twelve_v2(num_list1, num_list2, num_list3):
    for num1, num2, num3 in product(num_list1, num_list2, num_list3):
        if num1 + num2 + num3 == 12:
            return num1, num2, num3

相比之前的代码,使用 product() 的函数只用了一层 for 循环就完成了任务,代码变得更精炼了。

2. 使用 islice 实现循环内隔行处理

有一份包含 Reddit 帖子标题的外部数据文件,里面的内容格式是这样的: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guide: Python best practices guidebook, written for humans.
---
Python 2 Death Clock
---
Run any Python Script with an Alexa Voice Command
---
<... ...>

可能是为了美观,在这份文件里的每两个标题之间,都有一个 "---" 分隔符。现在,我们需要获取文件里所有的标题列表,所以在遍历文件内容的过程中,必须跳过这些无意义的分隔符。

参考之前对 enumerate() 函数的了解,我们可以通过在循环内加一段基于当前循环序号的 if 判断来做到这一点: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def parse_titles(filename):
    """从隔行数据文件中读取 reddit 主题名称
    """
    with open(filename, 'r') as fp:
        for i, line in enumerate(fp):
            # 跳过无意义的 '---' 分隔符
            if i % 2 == 0:
                yield line.strip()

但对于这类在循环内进行隔行处理的需求来说,如果使用 itertools 里的 islice() 函数修饰被循环对象,可以让循环体代码变得更简单直接。

islice(seq, start, end, step) 函数和数组切片操作( list[start:stop:step] )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参数。如果需要在循环内部进行隔行处理的话,只要设置第三个递进步长参数 step 值为 2 即可(默认为 1)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from itertools import islice

def parse_titles_v2(filename):
    with open(filename, 'r') as fp:
        # 设置 step=2,跳过无意义的 '---' 分隔符
        for line in islice(fp, 0, None, 2):
            yield line.strip()

3. 使用 takewhile 替代 break 语句

有时,我们需要在每次循环开始时,判断循环是否需要提前结束。比如下面这样: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for user in users:
    # 当第一个不合格的用户出现后,不再进行后面的处理
    if not is_qualified(user):
        break

    # 进行处理 ... ...

对于这类需要提前中断的循环,我们可以使用 takewhile() 函数来简化它。takewhile(predicate, iterable) 会在迭代 iterable 的过程中不断使用当前对象作为参数调用 predicate 函数并测试返回结果,如果函数返回值为真,则生成当前对象,循环继续。否则立即中断当前循环。

使用 takewhile 的代码样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from itertools import takewhile

for user in takewhile(is_qualified, users):
    # 进行处理 ... ...

itertools 里面还有一些其他有意思的工具函数,他们都可以用来和循环搭配使用,比如使用 chain 函数扁平化双层嵌套循环、使用 zip_longest 函数一次同时循环多个对象等等。

篇幅有限,我在这里不再一一介绍。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去官方文档详细了解。

4. 使用生成器编写自己的修饰函数

除了 itertools 提供的那些函数外,我们还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生成器来定义自己的循环修饰函数。

让我们拿一个简单的函数举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def sum_even_only(numbers):
    """对 numbers 里面所有的偶数求和"""
    result = 0
    for num in numbers:
        if num % 2 == 0:
            result += num
    return result

在上面的函数里,循环体内为了过滤掉所有奇数,引入了一条额外的 if 判断语句。如果要简化循环体内容,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生成器函数来专门进行偶数过滤: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def even_only(numbers):
    for num in numbers:
        if num % 2 == 0:
            yield num


def sum_even_only_v2(numbers):
    """对 numbers 里面所有的偶数求和"""
    result = 0
    for num in even_only(numbers):
        result += num
    return result

numbers 变量使用 even_only 函数装饰后,sum_even_only_v2 函数内部便不用继续关注“偶数过滤”逻辑了,只需要简单完成求和即可。

Hint:当然,上面的这个函数其实并不实用。在现实世界里,这种简单需求最适合直接用生成器/列表表达式搞定:sum(num for num in numbers if num % 2 == 0)

建议2:按职责拆解循环体内复杂代码块

我一直觉得循环是一个比较神奇的东西,每当你写下一个新的循环代码块,就好像开辟了一片黑魔法阵,阵内的所有内容都会开始无休止的重复执行。

但我同时发现,这片黑魔法阵除了能带来好处,它还会引诱你不断往阵内塞入越来越多的代码,包括过滤掉无效元素、预处理数据、打印日志等等。甚至一些原本不属于同一抽象的内容,也会被塞入到同一片黑魔法阵内。

你可能会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我们就是迫切需要阵内的魔法效果。如果不把这一大堆逻辑塞满到循环体内,还能把它们放哪去呢?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业务场景。在网站中,有一个每 30 天执行一次的周期脚本,它的任务是是查询过去 30 天内,在每周末特定时间段登录过的用户,然后为其发送奖励积分。

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import time
import datetime


def award_active_users_in_last_30days():
    """获取所有在过去 30 天周末晚上 8 点到 10 点登录过的用户,为其发送奖励积分
    """
    days = 30
    for days_delta in range(days):
        dt = datetime.date.today() - datetime.timedelta(days=days_delta)
        # 5: Saturday, 6: Sunday
        if dt.weekday() not in (5, 6):
            continue

        time_start = datetime.datetime(dt.year, dt.month, dt.day, 20, 0)
        time_end = datetime.datetime(dt.year, dt.month, dt.day, 23, 0)

        # 转换为 unix 时间戳,之后的 ORM 查询需要
        ts_start = time.mktime(time_start.timetuple())
        ts_end = time.mktime(time_end.timetuple())

        # 查询用户并挨个发送 1000 奖励积分
        for record in LoginRecord.filter_by_range(ts_start, ts_end):
            # 这里可以添加复杂逻辑
            send_awarding_points(record.user_id, 1000)

上面这个函数主要由两层循环构成。外层循环的职责,主要是获取过去 30 天内符合要求的时间,并将其转换为 UNIX 时间戳。之后由内层循环使用这两个时间戳进行积分发送。

如之前所说,外层循环所开辟的黑魔法阵内被塞的满满当当。但通过观察后,我们可以发现 整个循环体其实是由两个完全无关的任务构成的:“挑选日期与准备时间戳” 以及 “发送奖励积分”

复杂循环体如何应对新需求

这样的代码有什么坏处呢?让我来告诉你。

某日,产品找过来说,有一些用户周末半夜不睡觉,还在刷我们的网站,我们得给他们发通知让他们以后早点睡觉。于是新需求出现了:“给过去 30 天内在周末凌晨 3 点到 5 点登录过的用户发送一条通知”

新问题也随之而来。敏锐如你,肯定一眼可以发现,这个新需求在用户筛选部分的要求,和之前的需求非常非常相似。但是,如果你再打开之前那团循环体看看,你会发现代码根本没法复用,因为在循环内部,不同的逻辑完全被 耦合 在一起了。☹️

在计算机的世界里,我们经常用“耦合”这个词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上面的例子中,“挑选时间”“发送积分”这两件事情身处同一个循环体内,建立了非常强的耦合关系。

为了更好的进行代码复用,我们需要把函数里的“挑选时间”部分从循环体中解耦出来。而我们的老朋友,“生成器函数”是进行这项工作的不二之选。

使用生成器函数解耦循环体

要把 “挑选时间” 部分从循环内解耦出来,我们需要定义新的生成器函数 gen_weekend_ts_ranges(),专门用来生成需要的 UNIX 时间戳: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def gen_weekend_ts_ranges(days_ago, hour_start, hour_end):
    """生成过去一段时间内周六日特定时间段范围,并以 UNIX 时间戳返回
    """
    for days_delta in range(days_ago):
        dt = datetime.date.today() - datetime.timedelta(days=days_delta)
        # 5: Saturday, 6: Sunday
        if dt.weekday() not in (5, 6):
            continue

        time_start = datetime.datetime(dt.year, dt.month, dt.day, hour_start, 0)
        time_end = datetime.datetime(dt.year, dt.month, dt.day, hour_end, 0)

        # 转换为 unix 时间戳,之后的 ORM 查询需要
        ts_start = time.mktime(time_start.timetuple())
        ts_end = time.mktime(time_end.timetuple())
        yield ts_start, ts_end

有了这个生成器函数后,旧需求“发送奖励积分”和新需求“发送通知”,就都可以在循环体内复用它来完成任务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def award_active_users_in_last_30days_v2():
    """发送奖励积分"""
    for ts_start, ts_end in gen_weekend_ts_ranges(30, hour_start=20, hour_end=23):
        for record in LoginRecord.filter_by_range(ts_start, ts_end):
            send_awarding_points(record.user_id, 1000)


def notify_nonsleep_users_in_last_30days():
    """发送通知"""
    for ts_start, ts_end in gen_weekend_ts_range(30, hour_start=3, hour_end=6):
        for record in LoginRecord.filter_by_range(ts_start, ts_end):
            notify_user(record.user_id, 'You should sleep more')

总结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首先简单解释了“地道”循环代码的定义。然后提出了第一个建议:使用修饰函数来改善循环。之后我虚拟了一个业务场景,描述了按职责拆解循环内代码的重要性。

一些要点总结:

  • 使用函数修饰被循环对象本身,可以改善循环体内的代码
  • itertools 里面有很多工具函数都可以用来改善循环
  • 使用生成器函数可以轻松定义自己的修饰函数
  • 循环内部,是一个极易发生“代码膨胀”的场地
  • 请使用生成器函数将循环内不同职责的代码块解耦出来,获得更好的灵活性

看完文章的你,有没有什么想吐槽的?请留言或者在 项目 Github Issues 告诉我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4-2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Python猫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Python编写循环的两个建议 | 鹅厂实战
循环是一种常用的程序控制结构。我们常说,机器相比人类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机器可以不眠不休的重复做某件事情,但人却不行。而“循环”,则是实现让机器不断重复工作的关键概念。
AI科技大本营
2019/06/20
2.2K0
Python 工匠:编写地道循环的两个建议
循环是一种常用的程序控制结构。我们常说,机器相比人类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机器可以不眠不休的重复做某件事情,但人却不行。而“循环”,则是实现让机器不断重复工作的关键概念。
腾讯蓝鲸助手
2022/08/12
1.1K0
这段代码很Pythonic | 相见恨晚的 itertools 库
作者:忆先 来源:见文末 前言 最近事情不是很多,想写一些技术文章分享给大家,同时也对自己一段时间来碎片化接受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所谓写清楚才能说清楚,说清楚才能想清楚,就是这个道理了。 很多人都致力于把Python代码写得更Pythonic,一来更符合规范且容易阅读,二来一般Pythonic的代码在执行上也更有效率。今天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Python的系统库itertools。 itertools库 迭代器(生成器)在Python中是一种很常用也很好用的数据结构,比起列表(list)来说,迭代器最大的优
小小科
2018/06/20
5950
盘一盘 Python 系列特别篇 - 两大利「器」
本文作为 Python 系列的特别篇第 3 篇,主要介绍 Python 里的两大利「器」,生成器 (generator) 和迭代器 (iterator)。
用户5753894
2019/10/17
7050
Python 工匠:容器的门道
容器”这两个字很少被 Python 技术文章提起。一看到“容器”,大家想到的多是那头蓝色小鲸鱼:Docker,但这篇文章和它没有任何关系。本文里的容器,是 Python 中的一个抽象概念,是对专门用来装其他对象的数据类型的统称。
腾讯蓝鲸助手
2022/06/28
5550
59个Python使用技巧,从此你的Python与众不同(四)
有很多老的Python排序代码,它们在你创建一个自定义的排序时花费你的时间,但在运行时确实能加速执行排序过程。元素排序的最好方法是尽可能使用键(key)和默认的sort()排序方法。例如,考虑下面的代码:
1480
2020/02/19
4290
【Python基础】关于日期特征,你想知道操作都在这儿~
我们做模型经常会遇到很多日期的操作,比如我们要把导入的原始数据里的日期做一下预处理,把该转的类型给转了,把该要提取的信息给提取出来。今天,这篇锦囊就是把这些相关日期的操作给罗列了一下,希望大家看了有一定的帮助~
黄博的机器学习圈子
2020/12/11
9080
【Python基础】关于日期特征,你想知道操作都在这儿~
现学现用的 10 个 Python 技巧
原文:10 Python Tips and Tricks You Should Learn Today
Crossin先生
2020/04/08
9540
弄懂这56个Python使用技巧,秒变Python大神!
你也许知道如何进行列表解析,但是可能不知道字典/集合解析。它们简单易用且高效。就像下面这个例子:
一墨编程学习
2019/08/12
1.3K0
Python 工匠:容器的门道
https://www.zlovezl.cn/articles/mastering-container-types/
用户2196567
2019/03/04
7630
​【特征工程】时序特征挖掘的奇技淫巧
除了对数据进行统计外,也可以对节假日等进行统计,以刻画历史数据中所含节假日的情况。(还可以统计未来的节假日的情况。)
阿泽 Crz
2020/07/21
1.6K0
​【特征工程】时序特征挖掘的奇技淫巧
《流畅的Python》第十四章学习笔记
__next__:返回下一个可用的元素,如果没有元素了抛出StopIteration异常
zx钟
2021/03/10
6170
《流畅的Python》第十四章学习笔记
Python实用技巧大任务切分
今天来说说,Python 中的任务切分。以爬虫为例,从一个存 url 的 txt 文件中,读取其内容,我们会获取一个 url 列表。我们把这一个 url 列表称为大任务。
用户1564362
2019/12/02
6170
python day five
一、双层装饰器 def w1(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 验证1        # 验证2        # 验证3        return func(*args,**kwargs)    return innerdef w2(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 验证1        # 验证2        # 验证3        return func(*args,**kwarg
py3study
2020/01/13
6110
Python工匠:解析容器类型的门道
花下猫语:年关已近,我本周忙得天昏地暗,忙中出了不少错,喵了个去。无论如何,希望大伙是买票顺顺利利的,回家安安全全的,过年是开开心心的。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很长的好文,祝大家阅读愉快。PS:本文是该系列的第四篇,其它文章也很好,文末附了链接,可关联阅读哦~
Python猫
2019/04/09
8150
Python笔记:itertools库简介
至于其他的函数,坦率地说我倒是基本都没怎么用过,不过这次既然打算写了,就一次性把这些都写了吧。
codename_cys
2021/03/27
6100
Python高效编程之itertools模块详解
在打印内容字节数较小时,全部载入内存后,再打印,没有问题。可是,如果现在有成千上百万条车辆行驶轨迹,叫你分析出其中每个客户的出行规律,堵车情况等,假如是在单机上处理这件事。
小草AI
2019/11/07
6090
流畅的 Python 第二版(GPT 重译)(九)
迭代对于数据处理是基础的:程序将计算应用于数据系列,从像素到核苷酸。如果数据不适合内存,我们需要惰性地获取项目——一次一个,并按需获取。这就是迭代器的作用。本章展示了迭代器设计模式是如何内置到 Python 语言中的,因此您永远不需要手动编写它。
ApacheCN_飞龙
2024/03/21
2840
流畅的 Python 第二版(GPT 重译)(九)
python 迭代器、生成器、yield、iter
只要 Python 函数的定义体中有 yield 关键字,该函数就是生成器函数 调用生成器函数时,会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
Michael阿明
2021/09/06
1.1K0
Python标准库笔记(10) — itertools模块
目录[-] itertools 用于更高效地创建迭代器的函数工具。 itertools 提供的功能受Clojure,Haskell,APL和SML等函数式编程语言的类似功能的启发。它们的目的是快速有效地使用内存,并且将它们关联在一起以表示更复杂的基于迭代的算法。 基于迭代器的代码比使用列表的代码提供了更好的内存消耗特性。因为直到数据需要使用时才从迭代器中生成,所有数据不需要同时存储在内存中。这种 “惰性” 的处理模式可以减少大型数据集的交换和其他副作用,从而提高性能。 除了 itertools 中
jhao104
2018/06/19
1.8K0
相关推荐
Python编写循环的两个建议 | 鹅厂实战
更多 >
领券
💥开发者 MCP广场重磅上线!
精选全网热门MCP server,让你的AI更好用 🚀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