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干货|什么是神经网络验证?一文读懂神经网络验证大赛获奖算法α,β-CROWN

干货|什么是神经网络验证?一文读懂神经网络验证大赛获奖算法α,β-CROWN

作者头像
机器之心
发布2023-03-29 17:45:36
1K0
发布2023-03-29 17:45:3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机器之心

机器之心专栏

机器之心编辑部

在近期举办的国际神经网络验证大赛 VNN-COMP 中,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 (CMU)、美国东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的成员共同开发的工具α,β-CROWN 获得了第二届国际神经网络验证大赛总分第一。本文将深入解读「α,β-CROWN」的细节。

神经网络常常被视为「黑盒」函数:虽然它们常常可以很好的拟合训练数据集,但我们通常很难精确的刻画神经网络所表达的函数。例如下图中,两个神经网络虽然在有限个点上测试结果都几乎一样,但是 Network 2 在 0 到 1 之间存在一小段小于 0 的输出,这可能是很意外的。在高输入维度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很难保证神经网络的行为都符合预期。例如,对抗样本 (adversarial examples) 是神经网络中的一个常见的问题:神经网络常常缺乏对输入的鲁棒性,当其输入在加入少量对抗扰动时,神经网络的输出可能产生很大改变,比如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将物体识别为不相关的类,或在目标检测任务中无法检测到图片中的物体。这对于把神经网络应用到对安全性、鲁棒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比如安全摄像头、自动驾驶和工业设备控制。

神经网络验证的主要任务是为神经网络的行为提供严格的理论保证。比如,在鲁棒性验证问题中,我们需要验证在某张图片上无论采用何种对抗攻击方法,只要对抗扰动的大小不超过某个阀值,攻击都一定不会成功。和很多对抗样本的防御方法不同,经过严格鲁棒性验证的网络无需担心被更强的对抗攻击攻破。神经网络验证可以用在很多其他的场景中,比如验证正确性、公平性、安全性等。它可以确保神经网络在关键的应用中不会出现意外的输出导致严重的后果。

我们将在下文中介绍神经网络验证问题的基本框架,和在今年国际神经网络验证大赛 (VNN-COMP 2021) 中的获胜算法α,β-CROWN。

什么是神经网络验证问题?

神经网络验证问题通常由一个神经网络 f 、一个输入数据集合 C 和一个待验证属性 P 组成。 P 指定了神经网络在输入任意来自于 C 中的点时,输出需要满足的条件。比如,若我们使用神经网络学习一个一维的函数 f(x),一个简单的可以验证的属性是保证当 x 在 [0,1] 的集合内时,f(x)>0。如下图所示,

满足该属性,而

则不满足。

该验证问题等价于一个非凸优化问题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在 [0,1] 范围内 f(x) 的最小值,且该最小值大于零,我们则可以验证对于任意在 [0,1] 之间的 x,f(x)>0 的属性成立。

一个常见的设定是神经网络的鲁棒性验证:给定一个二分类网络 f ,若假设输入 x_0 为正样本(即f(x_0)>0),我们需要验证在 x_0 附近的

范数球中 (

), f(x) 均为正数,因此任何的在此范数球中的对抗扰动都无法改变二分类器的输出标签。同样地,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转换为一个优化问题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在

范数球内 f(x) 的最小值

且该最小值

,则对抗样本不存在;否则使得 f(x)<0 的点即为对抗样本,此样本会被网络误判为负样本。

由于神经网络通常是一个非线性、非凸的函数,求解极小值一般非常困难。如果随机采样有限个点,我们可能无法发现没有采样到的区域出现了 f(x)<0 的情况,而且对于高维输入的函数(如图片)随机采样可能需要指数数量的采样点。如果使用基于梯度下降的方法来求解这个优化问题,由于问题是非凸的,也无法保证解到最优解。实际上,一般的神经网络验证问题是 NP 完全的,目前不存在多项式时间算法。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神经网络验证问题,很多方法都会寻找

的下界

:若

>0 ,因为

的下界,所以

必大于 0,验证成功。若

<0,则

的符号无法确定,无法给出答案。这一类方法被称为非完备验证(incomplete verification),因为它并不能对所有的验证问题给出答案。反之,若一种方法可以保证解出

,则被称为完备验证 (complete verification)。

神经网络的鲁棒性验证问题和大家更熟悉的对抗攻击问题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它们都在解决同一个优化问题

。在对抗攻击问题中,我们常常采用基于梯度的方法(如 PGD)来解决这个有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由于问题是非凸的,对抗攻击通常无法找到最优解

,但可以找到一个比

大的上界

。若

<0,则我们找到了一个违反待验证属性的反例(即对抗样本),鲁棒性验证失败;若

,寻找对抗样本失败,但我们无法确定神经网络是否鲁棒,因为

既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更强的对抗攻击算法能找到更小的上界

。类似地,在非完备鲁棒性验证算法中,我们寻找的是

的下界;更强的非完备验证算法能找到更大的下界

。简而言之,攻击算法从上界的方向来逼近

,而验证算法从下界的方向逼近

本文将简介获得 VNN-COMP 2021 第一名的验证器α,β-CROWN 中使用的三种高效的验证算法,CROWN,α-CROWN 和β-CROWN(开源代码:http://PaperCode.cc/a-b-CROWN)。

基于限界传播的高效验证算法:CROWN,α-CROWN 和β-CROWN

CROWN [1]是一个非完备 (incomplete) 神经网络验证算法,其主要原理为将网络中的非线性激活函数(如 ReLU,sigmoid,maxpool 等)替换为线性的上下界,然后进行限界传播(Bound Propagation),拿到神经网络输出对输入的线性下界。

这里主要介绍最常见的 ReLU 激活函数的情况。我们定义网络中第 i 层第 j 个 ReLU 神经元输入为

,输出为

。假定我们知道一个 ReLU 神经元的输入范围是

(假设

已知)时,在

这两种情况时 ReLU 函数已经变为线性函数(线性上下界为其自身,如下图 Case 1&2);否则,若

,ReLU 函数为非线性函数(如下图 Case 3 所示);这种情况下的 ReLU 被称作是非稳定的 (unstable)。

对于非稳定的 ReLU,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图所示的线性函数(蓝色虚线)作为 ReLU 的上界和下界(注意我们只需要上下界在

间成立即可):

一般地,我们都可以用两个线性函数来为非线性函数找到上下界:

对于多维的非线性函数,也可以类似地使用两个线性的超平面来作为上下界。

利用 ReLU 函数的线性上下界,我们在一个简单的两层网络里展示如何进行 CROWN 算法中的反向限界传播(Bound Propagation)。我们定义一个两层网络

v 是网络权重。因输出层维度为 1,因此 是一个向量。我们用

来分别定义第层激活函数前的数值和激活函数后的数值,如下图所示:

对于输出层,根据定义我们已知:

该等式定义了网络输出 f(x)

层之间的线性关系。根据网络的定义

,我们先把该等式传播到

这一层:

该等式定义了网络输出 f(x) 和

层之间的线性关系。下一步我们希望找到 f(x) 和

层的线性关系,但由于

是非线性的,我们需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线性上下界,来保证 f(x) 和

层之间的线性关系不等式成立:

其中,D 是一个对角矩阵,b 是一个向量;它们代表了 ReLU 的线性下界和上界,定义如下。我们在里元素为正时取 ReLU 的线性下界,元素为负时取线性上界:

可以证明上述的 D ,b 可以使得不等式成立 (参见文献[4] 附录 A)。最终,带入定义

我们可以得到网络输出 f(x) 和输入 x 之间的线性不等式:

为简化符号我们在上式中将线性系数定义为 a 和 c 。至此限界传播算法结束,我们得到了网络输出对输入的线性下界 g(x) 。

为了拿到在

内的函数下界,我们需要解决一个优化问题:

因为 g(x) 和 x 之间关系是线性的,对于常见的

范数输入扰动

,可以直接得到闭式解:

至此我们拿到了非凸优化问题

的一个下界

,实现了非完备验证。

在上面的例子里我们假设

是已知的。实际计算时,我们可以将

看作是网络的输出层使用 CROWN 来递归计算出

。由于在复杂的神经网络上实现 CROWN 算法较难,我们推荐使用 auto_LiRPA 软件包来进行计算 [3]。

虽然 CROWN 能够在 GPU 上高效实现,但它计算出的下界相对较松,特别是和传统的基于线性规划 (LP) 的算法相比时差距较大。

α-CROWN [2]通过梯度上升来获得更紧的下界。我们观察到在推导 ReLU 函数的线性下界时,每个不稳定的 ReLU 神经元都存在一个自由参数

,对于任意

我们都能拿到一个 ReLU 的线性下界,所以最终得到的线性下界 g(x) 可以是不唯一的,取决于的

设定。因此,我们可以将

可以将看作一个函数,通过优化

来最大化下界:

因为整个的限界传播算法可以使用支持自动微分的框架比如 PyTorch 来实现,我们可以很容易拿到

的梯度来进行优化。[3] 中证明了

对应于基于线性规划 (LP) 的非完备验证算法中的对偶变量,所以优化

可以使得α-CROWN 获得和 LP 一样的下界。此外,因为

也是使用 CROWN 来计算的,在计算时也存在相应的

参数。优化所有的

参数可以显著让下界变紧,甚至可以超过基于 LP 的非完备验证算法 [4]。

β-CROWN 在限界传播过程中结合分支定界法,实现了完备的神经网络验证(complete verification)。在分支定界法中,我们需要将网络中的每一个不稳定 ReLU 神经元划分成两种情况考虑:

。针对每一种情况,我们需要求解带分支约束的两个子问题的下界:

 和 

。可以证明将问题划分为两个子问题后,得到新的下界

会比划分前更好,因为不稳定 ReLU 神经元划分后变成了线性的,无需再使用线性松弛。通过不断划分不稳定 ReLU,可以不断让

变得更紧;当所有的不稳定 ReLU 神经元都被划分过后,我们可以得到问题的精确解

,实现完备神经网络验证(实际上,通常在所有不稳定 ReLU 神经元被划分前,已经可以证明

完成验证)。

β-CROWN 使用额外的拉格朗日乘子来保证分支约束条件,比如,在上面介绍 CROWN 的例子里,假设我们有额外的分支约束

,我们可以在限界传播到这一层 ReLU 时加入一个额外的可优化参数

限界传播算法可以继续进行,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将得到一个有额外

参数的线性下界:

通过优化额外的参数

,我们让下界变的更紧。文献 [5] 提供了更多的公式推导细节。

α,β-CROWN 验证器同时优化了

参数和

参数,以取得尽可能紧的下界。由于 CROWN、α-CROWN 和β-CROWN 算法均可在 GPU 上高效实现,并通过 PyTorch 自动微分获得梯度进行优化,α,β-CROWN 验证器有非常高的运行效率。想深入研究该验证器的读者可以在 http://PaperCode.cc/a-b-CROWN 找到开源代码。

小结

本文中我们介绍了神经网络验证的基本问题,并详细介绍了本届神经网络验证大赛 (VNN-COMP 2021) 获胜工具α,β-CROWN 中使用的基于限界传播的算法。限于篇幅,我们在上面只介绍了算法中最简单的情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文献 [1][2][3] 和代码对α,β-CROWN 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除了我们在本文中介绍的算法之外,我们也推荐读者阅读综述文献 [5, 6] 了解其他相关的神经网络验证算法。

和深度学习中的其他领域相比,神经网络验证还非常年轻,其中不乏很多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对包含更复杂的非线性函数的网络(如 Transformer)的完备验证,以及将算法拓展到更大规模的网络(如 ImageNet)中。早期的完备验证 (complete verification) 方法在一个 4 层 CNN 网络中需要大概一小时才能完成一张 CIFAR 图片的验证;而β-CROWN [6]通过基于 GPU 加速的限界传播和分支定界法已经将这个验证时间压缩到了 10 秒左右。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几年中,严格验证大规模神经网络的属性不再困难。此外,我们也希望验证技术可以扩展到更多问题中(例如神经网络的公平性、正确性验证)和更多应用场景中(如强化学习、生成模型等)。

参考文献:

[1]Huan Zhang, Tsui-Wei Weng, Pin-Yu Chen, Cho-Jui Hsieh, and Luca Daniel. "Efficient neural network robustness certification with general activation functions." NeurIPS 2018. https://arxiv.org/pdf/1811.00866.pdf

[2]Kaidi Xu, Zhouxing Shi, Huan Zhang, Yihan Wang, Kai-Wei Chang, Minlie Huang, Bhavya Kailkhura, Xue Lin, and Cho-Jui Hsieh. "Automatic perturbation analysis for scalable certified robustness and beyond." NeurIPS 2020. https://arxiv.org/pdf/2002.12920.pdf

[3]Kaidi Xu, Huan Zhang, Shiqi Wang, Yihan Wang, Suman Jana, Xue Lin, and Cho-Jui Hsieh. "Fast and complete: Enabling complete neural network verification with rapid and massively parallel incomplete verifiers." ICLR 2020. https://arxiv.org/pdf/2011.13824.pdf

[4]Shiqi Wang, Huan Zhang, Kaidi Xu, Xue Lin, Suman Jana, Cho-Jui Hsieh, and J. Zico Kolter. "Beta-CROWN: Efficient bound propagation with per-neuron split constraints for complete and incomplete neural network verification." https://arxiv.org/pdf/2103.06624.pdf

[5]Changliu Liu, Tomer Arnon,  Christopher Lazarus, Christopher Strong, Clark Barrett, and Mykel J.  Kochenderfer. "Algorithms for verifying deep neural networks." https://arxiv.org/pdf/1903.06758.pdf

[6]Hadi Salman, Greg Yang, Huan Zhang, Cho-Jui Hsieh, and Pengchuan Zhang. "A convex relaxation barrier to tight robustness verif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NeurIPS 2019. https://arxiv.org/pdf/1902.08722.pdf

线上分享 | 南洋理工安波教授:分布式人工智能进展与趋势

随着协作型和自私型智能体研究的交融,分布式人工智能逐渐演变,成为 AI 的一个重要前沿研究方向。9月16日20:00-21:00,安波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委员会讲席副教授和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席院长)带来线上分享,介绍分布式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挑战。

直播将在机动组视频号进行,欢迎大家预约与进群交流。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content@jiqizhixin.com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9-1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机器之心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直播
云直播(Cloud Streaming Services,CSS)为您提供极速、稳定、专业的云端直播处理服务,根据业务的不同直播场景需求,云直播提供了标准直播、快直播、云导播台三种服务,分别针对大规模实时观看、超低延时直播、便捷云端导播的场景,配合腾讯云视立方·直播 SDK,为您提供一站式的音视频直播解决方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