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科学术语扫盲:blind testing

科学术语扫盲:blind testing

作者头像
小汪Waud
发布2023-09-18 12:32:30
1570
发布2023-09-18 12:32: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小汪Waud小汪Waud

Nature 文章 uORF-mediated translation allows engineered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without fitness costs 中有这么一段话:

“To remedy the fitness problem, we expressed the AtNPR1–EGFP fusion gene under the following four regulatory systems: 35S:uorfsTBF1-AtNPR1–EGFP, 35S:uORFsTBF1-AtNPR1–EGFP, TBF1p:uorfsTBF1-AtNPR1–EGFP, and TBF1p:uORFsTBF1-AtNPR1EGFP. These four constructs were assigned different codes for blind testing of resistance and fitness phenotypes. ”

里面提到了一个词: blind testing,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个词。

10.1038/nature22372

blind testing 是一种实验设计方法,其中实验参与者或评估者在测试过程中对被测试物品的身份或特征一无所知。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消除主观偏见,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通常可以分为单盲和双盲实验。

在本文中作者使用了“blind testing”来评估抗病性和适应性的表型。通过为不同构建分配不同的代码,使评估者在进行测试时对抗病性和适应性的结果不知情,从而确保评估的客观性。

大家更为熟知的概念应该是论文盲审,即在论文(设计)送审中隐去作者和指导教师相关信息,反馈的评阅结果隐去评阅人的信息。在药物研究中,盲测方法常用于临床试验。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和医务人员可能被分为接受治疗的实验组和接受安慰剂(无治疗效果的虚拟药物)的对照组。通过采用双盲或单盲设计,医务人员和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组别,从而减少主观偏见的影响,确保结果的可靠性。而在基因研究中,盲测方法常用于遗传变异的分析。研究人员可能会在对基因进行测序或分析时,使用编码系统或匿名标识符来代替实际的个体信息。这样做可以避免研究人员在结果解读过程中受到个体信息的干扰,确保结果的客观性。

另外,现在部分期刊也采取双盲的同行评审规则,即审稿人和作者都不知道彼此的身份。但据我所知,绝大多数期刊还采用单盲的规则,即审稿人知道作者的身份,但作者不知道审稿人的身份。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06-11 09:0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小汪Waud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服务器利旧
云服务器(Cloud Virtual Machine,CVM)提供安全可靠的弹性计算服务。 您可以实时扩展或缩减计算资源,适应变化的业务需求,并只需按实际使用的资源计费。使用 CVM 可以极大降低您的软硬件采购成本,简化 IT 运维工作。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