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流量见顶价格见底 国货美妆“卷”到海外是新出路吗?|行业观察

财联社7月6日讯(记者 罗祎辰)“没有一个人说市场不难的,很多人都在说,现在便宜货的产品玩不下去了,赚快钱的时代也结束了。”面膜代工龙头之一的贝豪集团CEO梁宏丽发出如此感慨,引发会场内不少人的共鸣。

近日,第十六届中国化妆品大会在上海召开,行业龙头珀莱雅(603605.SH)、上海家化(600315.SH)、福瑞达(600223.SH)均有高管出席,亦有多家上游制造厂商以及彩妆品牌代表发声,对行业困境、未来趋势等做出分析预判。

综合各方观点,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在宏观消费下行的背景下,下半年化妆品消费预计持续承压,头部品牌商愈发焦虑于线上流量红利消退,在努力升级产品同时寻求重新布局线下,“卷不动”的中小厂商则开始密集出海,前往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寻找机会,业内预计未来几年化妆品出海或是行业增长新动能。

头部品牌:升级产品、重回线下寻机会

“现在的消费市场是两极分化,我们看数据发现,1000元-3000元(价格段)的消费者还是在增长,即高消费的消费者还在增长,400元-1000元之间的消费者则每年负增长,而400元以下的又是在增长的。从整个化妆品消费来看,中间价格段萎缩,消费者要么选贵的,要么就买便宜的。”珀莱雅总经理方玉友在会上表示。

面对这种消费格局,多位头部品牌人士提出,要发力高端市场,但从过去几年的实践看困难很大。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年不少品牌推出高端子品牌或产品线,产品单价动辄达到400元以上,但销售很快遇冷,纷纷陷入“打折卖货”的困境。

高端市场短期难突破,不少头部品牌将增长目光重新转向线下渠道。好消息是,线下渠道正在逐步企稳,据方玉友介绍,过去几年公司线下业务规模持续在缩水,直到今年才稳定。而线上流量红利衰退,价格持续内卷也迫使品牌开始转向线下寻找机会。

福瑞达生物股份总经理高春明直言,作为品牌商做自播更多是“赔钱赚吆喝”,线上流量红利正在消失,产品价格越来越低,产品销售缺乏缓冲空间,所以品牌方处境非常艰难。据他介绍,公司正在用“产品+服务”的模式重新布局线下,过去三年开了20家店,扛过了疫情冲击而且毛利水平较高。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几年化妆品线下渠道变革一直在推进,主流做法即是“产品+服务”,部分渠道商甚至转向以服务为主,用简单美容服务带动产品销售,线下化妆品销售开始逐步区别于线上。但现阶段线下模式转型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该怎么走仍不甚清晰,业内预计这或将是个漫长的过程。

中小品牌:清仓甩卖、转向海外求生存

如果说头部品牌焦虑的是如何维持增速、提升业绩质量,广大中小品牌面临的则是更为残酷的生存问题。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不断有中小品牌遭遇价格体系危机,品牌商或渠道商在重重压力下开始对库存产品进行清仓甩卖,常见形式是短期大量产品以超低价出现在淘宝C店等非官方渠道,进一步冲击原品牌定位。

杭州一家头部代工厂人士受访表示,中小品牌面临的困境对上游加工制造厂商影响很大,“我们大部分客户都是这类中小规模的新锐品牌,目前整体销售都比较困难,有个客户去年下半年分销渠道出现了问题,导致一批超低价货在市场上销售。”

对于当前代工厂的艰难处境,中通生化总经理朱洪直言,一轮大规模的洗牌已经不可避免,“马上就要卷不动了,行业合规门槛提升,加上下游需求下滑,我们预计可能有20%的要做不下去了,对应大概1000家公司,很多企业已经不生产了,只是还没有注销。”

在这种背景下,一批中小品牌转向海外求存。据朱洪介绍,目前国内化妆品出海已经初具规模,主要瞄准的是东南亚市场,“我们做出海已经有四五年时间,各大电商平台都有涉足,按照一些品牌商的说法,在国内卷完后再去这些新兴市场就是降维打击,整体增长还是非常快,我们今年营收主要靠海外增长。”

目前,国内美妆主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背后也不乏投资机构推动,整体出口规模增长势头强劲。但新兴市场非常分散,容量相对有限,业内也担忧随着国货品牌加速涌入,这些市场或在未来2-3年后出现饱和。

(编辑 刘琰)

(财联社记者 罗祎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6G9omD_UPI9b_eyGoRNtwd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