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相比新势力,传统车企研发自动驾驶为何像弱智?

当特斯拉在国外已经开放FSD高阶自动驾驶、新势力也实现L4级无人辅助驾驶之时,我们却发现一众传统车企还在蹒跚学步,多数品牌的辅助驾驶还停留在定速巡航,连全速自适应巡航这种L2级别的辅助驾驶都得加价不少在顶配车型上才有。

那么为什么传统车企在这方面相比于新势力,显得那么力不从心?

智能驾驶由三部分构成——感知、决策和执行,简单来说就是让车辆知道“我在哪”、“我要去哪儿”和“我要如何去”这三个问题,因此智能驾驶技术就包括环境感知、精准定位、决策与规划、控制与执行、高精地图与车联网V2X等关键技术。

一、要做到智能驾驶,车辆就需要一个重要媒介——线控底盘。线控底盘采用电子信号的方式来代替传统机械设备,包括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以及线控悬架五大系统。由于线控底盘涉及到底盘改装、第三方协议兼容、大量测量等技术难题,燃油汽车头部厂商尚处在摸索阶段,小厂商就连测试标准都难以确定,只能等头部厂商做出技术榜样。

二、智能辅助驾驶硬件搭载的电子设备更多,使用电子信号的方式,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也带来更大的功耗(手机越来越智能,但续航时间却越来越短),因此电动化是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传统燃油车主要以机械构件实现功能控制,蓄电池容量有限,而电动汽车以动力电池作为驱动,机械结构大幅简化,能够提供所需要的电力以及通过电子信号实现更精准快速的反馈(即ECU控制单元)。

三、电动化之后,车辆的电子电气架构会更加先进,线控技术更优,响应速度更快,智能化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威马为例,威马EEA 4.0是中国第一个量产的集中式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将传统分散的多个车辆处理模块进行合成,建立中央计算平台+区域控制的高融合硬件架构,提供可靠且快速的信息传输,优化跨域功能。

传统车企体系成熟,不论是研发还是生产线,平台化的产物都还是为了生产燃油汽车,而要重塑电动化就意味着从研发、设计、生产、装配全部都得推翻重来,制造专门的电气化平台。这对于燃油车企,需要付出的成本的是非常巨大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KAqHnIZGfyrklFJgomiC4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