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專家觀點/全球44企業競爭 中美歐鼎立

圖:觀眾參觀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模型。

核聚變研究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程,早在上世紀50年代,人類就開始探索可控核聚變的可行性。商業可控核聚變是風口上的高科技賽道,有數十萬億級的潛在市場,業內競爭激烈程度不亞於百米賽跑。

「根據國信證券8月15日發布的研報顯示,截至2023年4月,全球僅有44家聚變企業。」專家告訴記者,在可控核聚變商業化之路上,各國都從政策和立法等方面為聚變能的到來做了準備。英國和美國的核能監管機構,均計劃以遠比現有核電站寬鬆的法規監管聚變電站,為聚變能的商業開發注入了定心丸。

受益於可控核聚變研究的進展和政策的支持,各路資金紛紛湧入聚變行業,希望推動聚變能更快地商用。其中,美國老牌聚變創業企業TAE融資目前已經超過10億美元,美企Helion Energy更是宣布將於2028年對外供電。英國和加拿大的聚變能企業也都剛剛獲得數億美元注資。

「作為全球領域的中國代表性企業,星環聚能運行的SUNIST-2球形托卡馬克由清華設計,目前裝置已經成功獲得100千安培等離子體電流,順利達到初期目標。」專家表示,在全球賽跑中,陝西星環聚能已然佔得先機。但要想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中企仍需快馬加鞭,爭取在實現應用化方面飲「頭啖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XIGJq52QPVpcFiZ7E651a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