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合肥包河区2024年力争专精特新企业超110家

大皖新闻讯 新的一年包河怎么干?12月29日,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五届六次全会召开,为2024年工作“划重点”。新的一年,包河区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紧扣“三区定位”“三位追求”,在产业实力、科创能级、城市治理、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城区。

重点围绕骆岗公园“做文章”

2023年,包河区预计全年GDP增速6%左右、突破17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速7%左右、突破1300亿元,建筑业总产值增速8%左右、突破1100亿元,社消零总额增速8%左右,首次跨过“千亿大关”、有望突破1100亿元。

在强手林立的情况下,“全国百强”城区排名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晋升至第37位,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市辖区中排名提升至第32位,均居全省首位。

新的一年,产业依旧是发展之重。包河区将壮大创意文化、金融、人工智能视觉、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四大产业”集群,构建“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支撑”企业方阵。做优做强数字经济,努力把包河建设成全省数字产业新高地,以“数字变量”撬动“发展增量”。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发挥亿航华东区域总部牵引作用,集聚上下游企业,打造长三角低空应用场景先行地、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地。

同时,重点围绕骆岗公园做文章,全力把“好声誉”转化为“生产力”,适时设立骆岗公园政务服务点,零距离、零时差、零缺项为企服务,打造引领全省的科创CBD核心区、业态高端的总部经济新高地。推动楼宇经济迈上新台阶,加强优质企业导入、提升入驻率,力争税收亿元楼宇增加到22座以上。

12月26日,市民在合肥园博园安徽园观赏戏曲表演。图源:视觉安徽

力争专精特新企业超110家

科技创新在包河,有着丰厚的土壤。新的一年,包河区将用好“源头活水”,聚焦安徽创新馆、科技大市场等创新资源,全力推进要素对接、项目承接、产业融接,在促进科技成果“三就地”中打造全省科创新高地。

围绕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全速推进“环高校科创带”建设,构建“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链条,持续汇聚创新资源、增加创新浓度,打造国内一流科创载体。依托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合工大智能研究院等平台,建设超大型孵化器综合体,释放科技创新“虹吸效应”。

深度融入长三角科创网络,探索打造高层次“科创飞地”。支持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建设更多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力争新增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2个以上。

同时,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力争2024年净增国家高企超200家,实现“两年破千、三年翻番”。大力招引科技龙头项目,力争专精特新企业总量超110家,让包河科创企业“金字塔”基底更庞大、更坚实。

“花漾包河”扮靓公园城区

以骆岗公园为代表,包河区的公园游园累计已达109个,“公园城区”跃然纸上。

2024年,包河区将依托骆岗公园、巢湖水岸等最为宝贵的生态资源,以环城公园、南二环高压绿廊、塘西河公园等绿带为脉络,推动各类口袋公园、街头游园、生态公园互联贯通,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

同时,持续实施“花漾包河”行动计划,启动环巢湖乌桕树生态带建设,扩建提升滨湖森林公园红杉林景观,努力呈现“月月有花、季季有景、处处醉人”的美丽画卷。

城市的不断更新也是打造公园城区的基础,新的一年,该区将聚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力争明年完成征迁70万平方米,实现淝河、大圩、义城等6个街镇“扫尾清零”。进一步完善主次干道路网,加快“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会呼吸”、有韧性的海绵城市。

此外,包河区将加快包公园文旅集聚区建设、大圩—滨湖森林公园双4A景区一体发展,推动合柴1972、安徽美术馆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力争旅游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50位。

“幼儿园+托幼托育”一体化模式推开

过去一年,民生保障在包河区成效显著。十项“暖民心”行动高质高标推进,婴幼儿托位千人拥有量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专班化解住宅小区“停车难”,盘活停车位9000多个、新增城市泊位2.58万个。在合肥市率先实现街镇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全覆盖,基层卫生服务更加智慧便民。

2024年,包河区还将不断优化民生服务,保障民生福祉,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据介绍,该区将顺应人口发展趋势,着力解决医疗、养老、教育等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高标推进50项民生实事,推动区公共卫生中心尽快投入使用,规划建设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逐步推开“幼儿园+托幼托育”一体化模式,倾力守护好“一老一小”。

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规划布局更多公共停车场、运动场、公厕等公共设施。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大车位配套、电梯加装、环境整治力度,让老城区更宜居。全力加快安置房建设,采取实物、房票、货币化补偿等多种方式,提升安置工作进度。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编辑 许正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liOIKR5VPDLmPwODGBfyk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