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日媒: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中国发力解决汽车芯片“短板”!

中国产的特斯拉零部件国产率达到了90%左右,可能很多小伙伴有疑问,还有10%没有国产,那到底是什么样的零部件呢?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芯片。

车载芯片对于普通燃油车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堪称汽车的大脑。比较遗憾的是,我们国内的车载芯片大部分依赖进口。根据日经中文网站最新发布的一篇报告显示,他们发现中国电动汽车最大的短板就是90%的车载芯片都是依赖进口的,其中德国,日本,美国,荷兰,瑞士是非常主流的车载芯片生产地。

换句话说,我们国内的电动汽车很容易被国外卡脖子。事实上,两年前的车载芯片荒问题依然历历在目,700-1000元的车载芯片被炒高至5000-6000元,而且还没有现货,大部分电动汽车迅速涨价,甚至不少汽车更是无法完成交货,这就是车载芯片的难言之隐。

但是近两年来我们基本没有听说芯片荒,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就是因为国产芯片崛起了。看到这里可能小伙伴表示质疑,既然国产芯片崛起,为什么还要大幅度依赖海外芯片呢?事实上,国产芯片在技术上没有太多问题,但是芯片真正看重的是价格以及稳定性,海外芯片经过多年的发展,稳定性较好,而且良品率较高,价格也因为大规模量产降低,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汽车厂家都更依赖国外芯片。但并不代表我们国内的芯片无法使用,说到底就是成本比较高,但真正到了被卡脖子时候也必须要使用。

芯片产业极其依赖市场规模,只有大规模的量产芯片,企业才能得到大规模的利润,从而维持技术上的创新。缺少了市场,芯片企业其实啥都不是。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海外芯片才没有轻易对我们国内新能源汽车断芯。放眼全球,每年消耗上亿的芯片还能有哪里呢?只能是中国!

虽然到目前为止,车载芯片问题还不是特别突出,但是也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芯片的高利润导致大量现金流入海外企业腰包。所以芯片国产化也开始了,国内将用十年的时间促进企业间的合作,让国产芯片代替海外芯片,打造真正完整的汽车工业链。

主管部门在1月18日制定了中国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在2025年之前制定大规模的车载芯片技术标准,推动这个行业向前发展。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使用上国产芯片,而且新车的成本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汽车全产业链将在没有短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RlBVmOO8jKX99HKt5YOT1d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