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八年级物理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的单位。

2.能通过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

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2.难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能量的概念。

教具

学生用:斜槽、钢球、木块等。

教师用:斜槽、钢球、木块、质量不同的重物、沙槽、小桌、橡皮筋、弹簧等。另有电化教学器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回顾思考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      。

3.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        。

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播放: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4年2月24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上空约300米处,一只飞鸟与一架轻型飞机相撞,飞机挡风玻璃被撞碎,并且这只飞鸟还砸中了驾驶员的脸。不过,驾驶员最终将飞机成功地安全降落在机场。

问:飞鸟为什么能把飞机挡风玻璃撞碎?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2.多媒体导入

播放视频及几个画面:(播放视频资料:流动的水能够推动皮艇前行、飓风能够把屋顶掀翻、行驶的摩托车能够撞动汽车)。

问:上述三个过程中都有哪些物体能够做功?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3.新闻导入

多媒体播放一则新闻:《铁路职工“中弹”昏倒》

教师:新闻中一只平常的馒头竟然能把人当场击昏,这是什么原因呢?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会明白了。

进行新课

探究点一 能的概念

实验探究:出示斜槽

(1)让钢球位于斜槽顶端。

此时钢球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做功了吗?

此时钢球处于静止状态,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没有移动距离,故这两个力都没有做功。

怎样才能让钢球做功?

启发学生想象和思考:如果钢球滚下来,就可以让钢球在重力的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了。

归纳:虽然钢球此时没有做功,但它却具有做功的本领。

(2)同样的思维,我们来看一下阳台上的花盆、高处的重锤、拉伸的弹簧,它们各自有做功的本领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虽然处于静止状态,但都蕴含了能量,都有做功的本领。

总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

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重力为1N的物体(质量约为0.1kg)被提升1m所获得的能量大约就是1J。

通过举例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大小和如何去判断能的大小。

比如用风来举例:四、五级风能够推动帆船“逆水行舟”,八、九级大风可以使大树“前仰后合”,而飓风能把大树连根拔起。

让学生回答:哪种风具有的能量最大?

你怎样判断能的大小?

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例题讲解:(学生先练习,若有问题,教师补充讲解)

例1 (多选)下列关于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

C.一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做的功越多

D.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解析: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一个能够做功即具有能的物体,只能说明物体有了做功的本领,但不能说明物体正在做功,A选项正确;同理,具有的能越多,说明这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不一定做的功多,C选项错误;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没有做功,但落下来时能够做功,所以具有能,B选项错误;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D选项正确。

答案:AD

探究点二 动能

实验探究:什么是动能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都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呢?

生:光能、电能、声能、太阳能……

师:同学们知道的能量可真不少。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中的情景。(流动的水推动小船,风吹动风车,子弹击穿木块,汽车撞击木块)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流水、风、子弹、汽车是否具有能量呢?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它们具有能量,都是运动的。

师:根据它们的特点给它们具有的能量试着进行命名。并举些其他例子。

引导总结:它们是因为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如:飞行的小鸟,奔驰的骏马……

例题讲解:(学生先练习,若有问题,教师补充讲解)

例2 下列动物中不具有动能的是(  )

A.空中飞翔的雄鹰B.枝头睡觉的猫头鹰

C.缓慢爬行的蜗牛D.忙于搬家的鼹鼠

解析: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A、C、D三个选项中的动物都在运动,所以都具有动能,而B选项中的猫头鹰静止,不具有动能,故选B。

答案:B

探究点三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列举实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动能的大小各有不同,那么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如何确定动能的大小,引导学生总结出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表示物体的动能越大。让学生明白,物体动能大小不容易判断,需要通过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效果来体现,这里涉及了转换法)

阅读教材第67页实验,分析我们是通过什么看出钢球具有动能的?

(因为钢球推动木块做了功)

钢球的动能大小我们用什么来体现?

(用木块运动距离的远近来体现)

如何改变钢球做功的多少呢?

(学生猜想:改变钢球的质量、高度……)

实验探究: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钢球从斜面上滚下,碰到木块上,推动木块做功,让同一个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如图所示,换用质量不同的钢球,让它们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个钢球把同一木块推得远。

完成实验后,可组织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1)两次实验中,分别控制哪些因素不变?哪些因素改变?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验?

(2)两次实验中,分别让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或相同高度滚下,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让小球推动木块?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说明了什么?

结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例题讲解:(学生先练习,若有问题,教师补充讲解)

例3 如图是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1)若让同一钢球分别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      ,木块B被撞得越      。

(2)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分别从斜面相同的高度h由静止开始滚下,比较木块B被撞击后运动距离s的远近。这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解析: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物体的质量,二是物体的速度。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与速度的关系。(1)若让同一钢球分别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则是保持质量不变,通过调整不同高度来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且高度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木块B被撞得越远。(2)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分别从斜面相同的高度h由静止开始滚下,则是控制速度不变,通过改变质量来研究动能大小的情况,而动能大小的情况可以用木块B被撞击后运动距离的远近来反映,所以本操作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1)大 远 (2)质量

探究点四 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的概念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并没有运动,但是它们也能做功,也具有能。

设置情景:同学们抬头看悬挂在教室顶上的日光灯,如果悬挂它的线足够细,或时间长出现了老化问题,坐在日光灯下的同学们会有什么感觉?

生:这样会砸到我们,我们会受伤。

师:悬挂的日光灯有能量吗?如何判断它具有能量?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物体,它们没有运动,但是也具有这样的能量?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做功的条件和能的概念,分析不运动的物体的能量形式)

教师讲解:人们在打桩时,必须把重锤高高举起,当重锤落下时可以做功,因为重锤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重锤下落时沿着重力的方向向下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举高的重锤可以做功,将木桩打入地里。试想,一个重锤如果静止地压在木桩上是不能做功的。重锤只有在被举高的情况下才能做功,即重锤被举高时才具有做功的本领——能。

一池静止的水是不能做功的,但是这一池静止的水如果处在高山上,水下落时就可以做功,把水轮机冲得转起来,就可以对水轮机做功。

归纳: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强调:动能和重力势能都是物体所具有能量的一种形式,同一个物体可能同时具有两种形式的能量,也可能只具有其中一种形式的能量。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打地基时,质量是20kg的石头重锤和质量是100kg的铁质重锤被举得同样高,谁的重力势能大?

同一个重锤,被举高1m或3m两种情况下,哪种情况重力势能大?

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有关。

实验探究: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的关系。

设计并进行实验:a.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的重物第1次从h高处由静止放下,第2次从2h高处由静止放下,比较两次把小桌子砸入沙中的深度。

b.如图所示,将重物都从h高处由静止放下,第1次重物质量为m,第2次重物质量为2m,比较两次把小桌子砸入沙中的深度。

探究分析:重物的质量相等时,高度大的把小桌子砸入沙中的深度大,说明质量相等时,高度大的重物的重力势能大。

重物的高度相等时,质量大的把小桌子砸入沙中的深度大,说明高度相等时,质量大的重物的重力势能大。

探究归纳: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在高度一定的情况下,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注意:(1)在分析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时,要同时考虑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两个因素,质量大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不一定大,同理高度大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也不一定大。(2)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高度”一般是指相对于地面而言的。在初中阶段,通常把地面上的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看成零。

应用:尝试解释为什么花盆放在高楼阳台的边缘很危险。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高楼阳台的花盆处于高处,质量一定,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不小心落下时做功较大,易造成危害。

例题讲解:(学生先练习,若有问题,教师补充讲解)

例4 一架飞机在高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向灾区投放救灾物资。该飞机在此过程中(  )

A.动能不变

B.动能减小

C.重力势能不变

D.重力势能增大

解析:一架飞机在高空中水平匀速飞行,高度不变、速度不变,向灾区投放救灾物资时,飞机的质量减小,所以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故选B。

答案:B

探究点五 弹性势能

(1)弹性势能

实验探究:(教师边演示,边讲授)把一个砝码放在弹簧上的小木板上,用力将弹簧压缩,使其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弹簧静止,没有动能。弹簧也没有被举高,也没有重力势能。

问题:弹簧能不能做功?

(能。放开手,砝码被弹簧举起来)

分析:可见,被压缩的弹簧也具有能。这种能区别于动能和重力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总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物体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弹性势能。射箭用的弓被拉满时产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钟表的发条在卷紧时具有弹性势能,通过做功来带动钟表机件正常转动。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因为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所以肯定会与弹性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学生动手操作:用尺子作为弹性物体,探究一下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量大小的关系。

归纳: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形变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常见的两种势能。

例题讲解:(学生先练习,若有问题,教师补充讲解)

例5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弹弓进行弹子弹比赛。他们发现弹出的子弹飞行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展开了讨论。

(1) 拉开的弹弓具有      能,弹弓上的橡皮筋弹性形变      ,具有的能量越多。

(2)他们在研究影响弹出的子弹飞行距离的因素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子弹的质量有关;

猜想2:与子弹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弹弓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断定猜想3是正确的,判断的依据是        ;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解析:在探究影响子弹飞行距离是否与子弹形状有关时,应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

答案:(1)弹性势(或势) 越大 (2)弹弓上的橡皮筋的形变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多,子弹弹出时的能量就越多,子弹就飞得越远 使用同一弹弓,使之伸长相同的长度,取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几个子弹,沿水平方向将子弹射出,测量子弹飞行的距离 若子弹射出后飞行的距离不同,则说明子弹飞行距离与子弹形状有关;若子弹射出后飞行的距离相同,则说明子弹飞行距离与子弹形状无关。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动能和势能两部分内容,其中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要重点掌握。请完成“当堂达标”测试题,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

布置作业

教材第7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至5题。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vNUjxwxtJ-FoNaE4X7BV9a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