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场景不断拓展“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应用加速落地

人民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栗翘楚)6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由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协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4)在京开幕。

年会以“迈向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应用新阶段”为主题,围绕车路云一体化、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安全与测试等话题设置了多层次、多角度、多级别的主论坛、专题论坛等27场会议活动,200余位产业界、科技界高层嘉宾发表演讲,同期20余家企业参与展览展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致辞时表示,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势头强劲,总体处于全球并跑水平,在产业应用、关键技术、测试示范等方面进展显著,已经实现辅助驾驶大规模应用,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正处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顶层谋划和工作协同,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政策法规与标准供给,深化推进试点示范,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致辞时为产业发展提出如下三点建议:一是加强需求导向与目标牵引,抓紧时机,找准典型应用场景切入口,合理制定长远和阶段性目标,大力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和智慧交通技术的协调,聚焦痛点,有效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助力出行更加安全与高效;二是积极探索规模化应用商业闭环,努力追求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找到合理且共赢的路径,探索形成合适且清晰的商业模式,迈向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系统协同,统筹谋划,构建车辆与智慧公路基础设施、其他支撑要素的一体化发展体系,打通底层架构,构建融通互联,支撑各应用生态的数字底座,实现融合创新发展。

据统计,2024年1至5月乘用车L2级渗透率突破50%,网联化技术加速渗透,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骏致辞时建议,单车智能与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融合发展至关重要,车路云一体化能够提供超视距感知和复杂场景协同决策的优势,弥补单车的局限性,拓展自动驾驶的运行设计域(ODD)。他建议,要发挥五部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示范作用,加快大规模、多场景的示范应用,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融合标准体系。同时李骏院士强调,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商品化和产业化的根本保证,建议从政府监管、行业平台和技术研究三方面统筹推进,政府监管层面制定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认证的标准和监管规范;行业平台制定统一的标准,聚焦跨领域的协同合作;技术研究方面,推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运行安全融合一体化发展,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安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做主旨报告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也已经成为全球政府、产业界的发展共识,各国加快推进技术攻关与基础设施建设,全球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路径日益清晰。同时,李克强院士针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提出5条发展建议:一是应用驱动,商业可行;二是架构指引,协同设计;三是分层解耦,跨域共用;四是发挥优势,突破瓶颈;五是技术严谨,标准先行。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北京邮电大学-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机器通信”联合实验室成立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发表寄语,表示实验室将为面向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机器通信领域相关技术研究和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0PZvDng-EDPemytXXbuLK1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