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他,崔屹院士高徒,博士毕业即任哈佛研究员,手握多篇Nature/Science,发表最新Angew!

成果简介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生成有价值的液体燃料,例如甲酸/甲酸盐(HCOOH/HCOO-)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碳中和策略。在保持高选择性时,增强CO2RR活性对于商业化至关重要。基于此,美国莱斯大学汪淏田教授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Fanglin Che(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通过一种简单的水解方法开发了金属掺杂铋(Bi)纳米片(BOON, Bi6O6(OH)3(NO3)3•1.5H2O),这些掺杂纳米片利用多孔固态电解质(PSE)层高效地生成了高纯度的HCOOH。

在所评估的金属掺杂Bi催化剂中,对比原始Bi,Co掺杂Bi(Co0.05-BOON)表现出更好的CO2RR性能,实现了~90%的HCOO-选择性,并在电流密度为200 mA cm-2的低过电位~1.0 V下提高了活性。在固态电解质反应器中,Co0.05-BOON在电流密度为100 mA cm-2的条件下运行100 h,产生0.1 M HCOOH,法拉第效率(FE)约为72%。密度泛函理论(DFT)结果表明,对比纯Bi,Co掺杂Bi对关键中间体OCHO*的结合能更强,因此CO2生成HCOOH所需的应用电位更低。研究结果表明,Bi纳米片中的金属掺杂改变了其化学组成、元素分布和形态,通过调节表面吸附亲和力和反应活性提高了CO2RR的催化活性。

相关工作以《Cobalt-Doped Bismuth Nanosheet Catalyst for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to Electrolyte-Free Formic acid》为题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论文。其中,汪淏田,美国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美国斯坦福大学取得应用物理系博士学位(导师崔屹教授),在博士期间,汪淏田博士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系统性“电化学调控”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水分解和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博士毕业后,他从两三百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跳过了博士后阶段,直接进入哈佛大学罗兰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独立研究生涯。两年之后,进入美国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任教。

图文解读

通过易水解的方法合成了金属掺杂Bi,在此过程中,各种金属前驱体与商业硝酸铋结合,得到层状的金属掺杂硝酸铋(金属掺杂-BOON)。随后,对得到的催化剂进行原位电化学还原,得到金属掺杂2D Bi。Co0.05-BOON的SEM图像显示了少量层厚的BOON纳米片的存在,与其他掺杂金属的BOON催化剂的形貌相似。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了薄的BOON纳米片的存在,这些纳米片对电子束透明,具有优异的均匀性。Co0.05-BOON的EDS图谱揭示了BOON纳米片中Bi、O、N、Br和Co的均匀分布。

图1.催化剂的合成、结构和元素分析

在含有CO2饱和的0.5 M KHCO3的标准三电极流动电池中,作者系统地评估了BOON和金属掺杂BOON的催化CO2RR活性。在不同金属掺杂BOON中,Co-BOON显示出最低的CO2RR活性。在电流密度为50 mA cm-2时,Co-BOON的过电位比BOON低0.2 V,证实了Co掺杂增强了CO2RR活性。

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所有催化剂都保持高的甲酸盐(HCOO-)法拉第效率(FE),Co-BOON的过电位降低。Co0.05-BOON催化剂的过电位最低,在宽电流密度内HCOO-的FE保持在约90%。因此,Co0.05-BOON是最有效的催化剂。

图2.催化CO2RR制甲酸盐的电化学性能

对比未改性的BOON催化剂,掺杂的BOON催化剂的过电位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电流密度为50 mA cm-2时,Co0.05-BOON的电池电压为2.99 V,比原始BOON(3.16 V)降低了0.17 V。在很宽的电流密度内,催化剂始终表现出超过80%的HCOOH法拉第效率(FE)。在3.17 V的电压下,Co0.05-BOON达到了92%的FE,证明了所开发的技术在高选择性合成HCOOH方面的实用性。当局部电流密度分别为135.9和179.4 mA cm-2时,HCOOH的FE分别为90.6%和89%,使得该催化剂成为多孔固态电解质电池中生成HCOOH性能最佳催化剂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100 mA cm-2(200 mA电池电流)的固定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00 h的稳定性,产生纯HCOOH。在整个100 h的操作过程中,电池电压几乎没有变化,在0.1 M的浓度下,HCOOH FE为72%,每隔24 h,用0.1 M的KHCO3周期性洗涤中间层,以确保和保持最佳的HCOOH FE。

图3.使用固态电解质的CO2R系统生成纯甲酸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作者研究了CO2RR制HCOOH反应中间体与Co掺杂Bi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CO2RR生成甲酸的关键中间体是OCHO*,它涉及一个质子-电子转移步骤(CO2(g) + H+ + e- + * OCHO*)。通过计算OCHO*在Bi(012)和Co掺杂Bi(012)表面上可能的不同吸附构型,OCHO*在两种表面上最有利的吸附位点和相应的结合能如图5b所示。OCHO*在Co掺杂Bi(012)表面表现出对Co位点的优先吸附,其结合强度显著提高至-3.61 eV,比在纯Bi(012)表面观察到的结合强度约高1.22 eV。

差分电荷密度图显示,OCHO*和Co原子之间的电荷转移程度更大,OCHO*的两个氧原子都与Co原子成键,而纯Bi(012)表面只有一个氧原子与Co原子成键。在-0.8 V条件下,CO2在Co掺杂Bi(012)表面上更有利于形成OCHO*,自由反应能为-0.92 eV。在此电位下,该反应在纯Bi(012)表面上仍然是吸热的。

图4. Co0.05-BOON在还原后的结构和元素分析

图5. DFT计算

文献信息

Cobalt-Doped Bismuth Nanosheet Catalyst for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to Electrolyte-Free Formic acid. Angew. Chem. Int. Ed., 2024, DOI: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3671.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cU_C2DIvRnFF4_yzxgPMcT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