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网站利用大数据“杀熟”,很多套路触目惊心

网站利用大数据“杀熟”,很多套路触目惊心

据报道,消费者海量的消费信息在购物时被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为某些人提供了“便利”——最近,有网友披露了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他经常通过某网站订酒店,价格常年保持在380元到400元,而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仅300元上下。此事一经曝光,瞬间转帖破万,网友纷纷吐槽各自“被宰”经历,商家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正在浮出水面。

一般来讲,商家为了增强用户黏性、稳固市场,一般会给老顾客一定优待优惠,因为维护老客户的成本低于拓展新客户,且老客户还可能带来更多新客户资源。然而,部分网络公司利用大数据“吃定”老顾客后却开始“杀熟”。比如,一些网约车平台因客户不同而定价不同;某些票务网站对老客户溢价等。

这种因人而异、看人下菜的行为,与商家日常促销、拓展新用户而推出的优惠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常见一些商家在网页或APP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新客户免首单、新客户下单立减等活动,这是公开的促销,而此番“杀熟”行为则是暗地里偷偷摸摸从老客户钱包里掏钱。如果不是无意中被发现,很多人还蒙在鼓里。

这种消费者暗地“被宰”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一些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现状,欺负消费者不知情,悄悄地向消费者的钱包“伸黑手”。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其挖掘与运用正在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双赢的实例。然而,在利益驱使下,数据信息隐私挖掘的杀伤力,有时候远远超过了隐私保护的能力。因此,营建更安全、更公平的消费环境,防止“数据伤人”不但关系到消费者的权益保障,而且关系到网络交易和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大数据发展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实现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解决“数据伤人”问题,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当然,行业也应增强行业自律,塑造商业伦理,解决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07A1IZNW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