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经典与大学

首先谈谈什么是经典这个问题。经典首先有个时间上的尺度,当代有没有经典,我认为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因为经典是由后人来评点,而不是当代人评点自己,就像我们无法拉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一样。我们一般讲的经典,本意是指儒家的典籍,后来又延伸到道家的学说等等,这是一个比较狭隘的解释。我更认同于另一个解释,经典是本质上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并且这种原创性是无法同化的原创性。读者在阅读经典的时候,始终有种历久弥新的感觉,需要有一种长期的凝视,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经典有时给我们造成一种隔阂的感觉,这种隔阂使得我们需要花时间,需要投入,而且需要思考。所以读经典的最好时代,应该是还没有灯火通明的时代,因为黑夜帮助我们思考。既然经典给我们的感觉是历久弥新的,我们对它的理解在不同时代就会有不同的视角。向经典学习什么呢?我认为有三点值得学习。

第一,它的提问方式。文学经典很少存在提问方式,但是文学有展示方式;哲学有提问方式,有发问的形式,有对问题的凝练方式。

第二,由发问而来的终极命题,如正义、公平、真理,甚至我们可以称之为从提问方式里面提炼出来的终极命题。时代在变化,对命题的理解可以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命题始终让你觉得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可以找到新的答案。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思考方式,就可以不仅理解正面的思考,也可以理解反面的思考。我们像一个人在进行互搏,这种互搏使每一方的观点都走向深入,就像我们通常说的“深刻的片面性”,经典阅读让你深入思考,越思考越能体会到深刻。

第三,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这种思考,你会从经典中看到新意。不在于你是否能够提出一个新命题,而在于你是否能够给出一种新答案,或者说给予新的阐释。今天我们来阅读经典,我们一定要体会当年他们是怎么思考的,而在这个阅读过程当中,我们就有了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天才对话的机会和权利。这种对话并不是自发的呈现在你眼前,而是需要你去投入时间去理解。经典其实在大学当中尤为重要。换言之,人类一直在寻找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与死亡对抗的过程。人的肉体无法永恒,但是有些思考具有永恒的价值。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与过去那些圣贤进行对话,就可以琢磨出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也企图通过这种对话创造新的不朽。

前面有老师发言提到永恒主义。在永恒主义教育盛行的时候,人们就是通过经典阅读来理解永恒世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哥伦比亚大学倡导每周阅读一本名著,主要是英文经典。我们讲的经典,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包括艺术哲学文学等等。自然科学中有没有经典,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经典”,但是有名著,因为自然科学一直在阶梯式发展。牛顿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在大学里面读经典,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现在这个时代,经常被贴上各种标签,比如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这个标签就像瓶子上的标签,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贴上新的标签。现在这个时代是媒体营造、制造假象的时代,所以我们就要不断通过阅读经典,穿越这个充满假象的时代,找到一些可以思考、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会使我们不断从中寻求新的意义。

对今天来说,大学生的经典阅读非常困难,这种困难首先在时间上。因为经典往往是在离我们很久远的时代产生的,包括语言、包括刻画的情景,都会让你恍如隔世。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时代非常开放,因为有互联网;但这个时代也非常封闭,因为只有碎片化阅读。这些碎片化的阅读使我们丧失了系统思考的机会和权利。网络给我们创造了拉低我们思维水平的工具。一方面使我们生活非常便利,而且可以每天使用,像我们手中的笔一样;但是另一个方面,这也使我们把自己的心理越来越封闭。1987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艾伦·布鲁姆写了一本书《走向封闭的美国心灵》,里面提到大学已经完全失去了按照严格学术要求的思考或者学习。同样,我们今天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魄力走出封闭心灵的时代?!

我希望,我们通过阅读经典来走向一个开放的时代,而这种阅读其实是通过对古代圣贤思想的把握,或者对天才思想的理解来穿越这个时代的迷雾。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是这个意思。

(发言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教授,摘自吴刚教授在华东师大“经典阅读与大学心灵”师生讨论会上的讲话)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25B1WKHQ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