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古希腊的波勒斯(Polus)认为恶有三种:物质财富的恶是贫穷、身体的恶是疾病、灵魂的恶是不义。苏格拉底(Socrates)则指出,灵魂的恶是最坏最可耻的一种。同时,他认为“作恶”比“承受恶”更可耻、更坏,“逃避惩罚”是一桩更大的恶。如果贫穷是恶,那么,一个人安于贫穷的人是不是就是在“自作恶”;一个见贫者心不忍而无所为的人是否也可以看作“作恶”;一个“安于贫”又同时“乐于道”的人——比如“颜回”——又如何呢?“颜回”需要通过某种方式逃离贫穷/恶,或从贫穷/恶中被拯救出来吗?如果贫穷是一种恶,消除贫穷对于社会而言是不是意味着某种实践合理性,意味着一个良序社会或正义社会的可能;对于个人而言,消除或摆脱贫穷是不是意味着某种善?贫穷到底是一种恶,还是一种观念之物,它和正义的关联是什么?在一个普遍以财富与物质占有来衡量和看待“人”的社会中,或者说,在一个以资源分配为正义之首要任务的社会中,“颜回”的自由与尊严应如何安放?
“颜回”需要扶贫吗?
—— 关于贫穷与正义的思考
时间: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19:00-21:30
地点: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15
报告人:刘清松
主持人:李波
评论人:刘永春 文贤庆
报告人简介:刘松青,中国人民大学-乌普萨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主要研究兴趣:语言哲学、政治哲学、元伦理学、新实用主义。
主持人简介:李波,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逻辑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研究所老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伦理、人工智能伦理。
评论人简介:刘永春,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暨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老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以及应用伦理学等一切与伦理道德相关的领域。
评论人简介:文贤庆,于清华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交流访学,现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研究所老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康德道德哲学、环境哲学、科技哲学、元伦理学、行动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