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融合:大数据全面渗透社会各领域

—十三五规划大数据章节解读

麦肯锡曾预测中国大数据市场巨大,将达到1.57万亿。而在笔者看来,这个预测数值描述的仅仅是侠义的大数据市场,广义来看则远远不能反映大数据时代来临对于经济的巨大贡献,因为大数据已经开始全面渗透社会各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其中规划纲要在第二十七章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做了重点描述,仅从字面理解,显而易见,数据能为政府与企业带来更强的领导决策能力、洞察发现能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本文将通过解构纲要中文字的部分关键词来看看“十三五”规划对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期望,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大数据全面渗透社会各领域的路径。

关键词|数据资源与共享开放

大数据产业链分为资源、技术与研究应用三大节点领域。

资源即数据权属资源。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普及,任何机构都有可能拥有数据资源,并将成为其持续变现的资本。信息流动与分享的范围不断扩大,信息越来越对称,数据价值不断增加,数据资源已经和能源一样,日益受到各国重视。但是,数据源匮乏和封闭却一直是制约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政府会持续推动公开数据以保障产业加快发展。

技术即大数据相关软硬件等技术。我国的软硬件技术基础并不差,互联网相关产业在国际上也有一席之地。不过对于大数据发展初期的过去几年乃至现在,硬件、基础软件、信息安全等依然是直接受益的部分。大数据发展趋势被全球看好,特别是智慧城市,前些年来,各地蜂拥而起发展智慧城市,重点的就是基础硬件、软件的发展,尽管智慧城市的初级阶段数字城市尚未完成,但从大数据的关联研究角度来看,数字城市、数据平台、智能生活、智能制造将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并行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存在的必然现象。

数据的开放与运用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新标志。可以预见的是国家接下来将启动大数据开放立法,来加速政府数据开放进程。

关键词|数据资源与开发应用

研究应用是大数据核心价值的体现部分,即数据挖掘分析及应用。现在,数据挖掘分析以及落地应用尚未得到有效重视和推动,但从现在开始直到未来,政务大数据、商务大数据的落地应用将主要依赖分析服务、可视化实现,在技术领域已经群雄割据的市场上,立足于数据资源型与应用型的组织也必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而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与行业整合能力的组织将会发展的更加迅速。

在大数据研究应用实践中,国家统计局是官方最早直面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国家部委,而其大数据应用于统计业务堪当领军旗帜,直属单位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则最早在厦门设立大数据研究服务基地、最早与企业共建大数据研究实验室,最早将大数据应用于行业决策参考、履职能力提升、民生服务,最早共建基于行业管理的教育大数据研究院,也是最早将大数据服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决策参考,其大数据研究实验室按照数据对象划分,基于业务需求和问题导向,建设了贯通融合线上线下数据的纵向领域大数据研究应用平台,如统计大数据、舆情(社情民意)大数据、口碑大数据、电商大数据、食品安全大数据、智库大数据、教育大数据等。

尽管如此,中国的大数据研究应用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互联网数据已经在众多初创公司的推动下得到比较多的应用,但这远远不够,而来自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的数据研究及应用是“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社会治理创新也是十三五期间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每个政府和企业的领导者都应该考虑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用大数据优化和创新自己的业务。以大数据思维来理解“创新”,笔者这样看,只要将大数据整合到现有的政府履职和企业业务生态链中,它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帮助组织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胜出,即“产业升级”和“治理创新”。笔者一直在各种场合强调“互联网讲究开放,而大数据则讲究融合”的理念,是呼吁现有的政府部门及市场主体应该更多的从融合角度来看待大数据发展和创新,而非独树一帜。

每个自然人也都应该考虑如何用大数据智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纲要提出的政府数据开放,将为社会治理和创业创新提供更多原料支撑。国家安全部门早已将大数据应用于社会治理的日常工作中,例如规律总结、人物画像、趋势预判。气象部门本就已经在气象数据服务民生领域做了有益探索,今年更是将其数据集合上传至云端,并希望此举能推动更多社会机构、更多创业者合作,共同挖掘气象大数据的深层价值,开拓中国气象大数据产业空间。

笔者认为建设具有自主技术力量的应用级大数据平台,整合国内优质数据服务商、政务民生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提供包括技术在内的全面的大数据平台化服务,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业务模型,深入挖掘数据资源价值,通过大数据分析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大数据全面渗透社会各领域、生活方方面面已成事实,所以任何行业的大数据应用都不应该沉浸在底层研发技术上面,一定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发展方向,即尊重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最后结果验证。

【小编喜欢被勾搭】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8A01UQ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