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南昌建立“互联网+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

随着市场主体的激增和全社会信息量的裂变式增长,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大数据深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放开”的同时如何“管好”,如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南昌探索出了自己的新路径——建立“互联网+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

“大数据”打破信息孤岛

2014年10月,南昌率先在全国启动了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改革。经过不断摸索,南昌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按照“大数据、大监管、大运用”理念,开发运行了“南昌市企业监管警示系统”(简称“警示系统”),探索建立“互联网+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

究竟大数据是如何在事中事后监管中“拔得头筹”的呢?一部分数据来源于大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通过运用统一的编码接入到各部门的监管系统和投诉举报系统,自动抓取采集各部门的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自主公示信息、社会监督信息、政府监管信息、企业财产状态信息等。

截至目前,警示系统已经归集了南昌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安监局等33家市直单位及各县区所属部门的各类数据信息1200多万条。这些海量监管数据打破了过去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让这些数据“连起来、亮出来”。

“大监管”推动阳光执法

基于大数据的南昌事中事后监管,一方面通过“双告知”推送,促进部门联动,破解“监管真空”,一方面通过实现与全省的“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接,解决监管执法任性的问题。

“双告知”平台,采取“部门认领、企业认知”的方式,面向企业和监管部门实行双方精准告知。一方面,通过告知新设企业办理状态,提示后续许可事项,提升企业办证效率;另一方面,将登记信息精准推送到监管部门,由部门进行认领,厘清职责,打通登记部门、监管部门和办证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断层。

在解决监管执法任性方面,警示系统与全省“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接。以往,市场监管由各个部门分别组织实施,检查结果也不共享,容易出现“多头检查”和“重复执法”问题,在选择检查对象上容易产生任意选择、随意检查的问题。建立“双随机”及留痕机制后,不仅在系统内部,而且在多部门之间进行联合实施,有效防止了“权力任性、执法扰民”等问题。

据统计,2018年以来,通过警示系统,南昌各执法单位已对市内成品油、农资市场、企业年报等重点领域行业实施了“双随机”抽查检查4次,检查企业280余户,有效推动了“阳光执法、公平执法”。

“大运用”实现有效监管

“我的工作是采集企业信息,为中小企业授信。在警示系统上线前,我得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核实各个企业的情况。”在南昌一家银行工作的陈小梦告诉记者,如今她只要进入“警示系统”,打开“企业查询”页面,输入公司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等信息,就可以得知一家企业的所有基本信息,“真是太方便了!”

对消费者来说,警示系统将一年内的12315、12365消费投诉的信息自动汇总,按照被投诉次数多少进行排名,同时显示调解成功率,用以说明商家对用户投诉的态度,并且加入了热门领域和行业的消费警示查询功能,让消费者心里有一杆“明白秤”。例如,在企业名称中输入汽车,可以将全省所有涉及汽车的企业被投诉的情况查询出来,为消费者进行商家选择提供依据。选择企业名称,点击“被投诉次数”可查看消费投诉的详细内容,包括投诉时间、投诉内容、调解结果、调解日期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820B0ENM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