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随着裁员和企业缩减规模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转向自由职业,尤其是选择成为内容创作者和网红。据科技公司Tellscore 的最新报告显示,45至50岁群体的网红数量在过去两年显著增加。对许多中年人来说,成为网红已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失业后的首选职业。
泰国整体的创作者与网红市场在2024年的估值为450亿泰铢。尽管依旧保持增长,但增速已从往年的20%放缓至今年的15%。Tellscore CEO兼联合创始人 Suvita Charanwong 指出,“网红式微”纯属谣言,但直播板块可能会受到人工智能(AI)的冲击。
市场变化与AI威胁
据《曼谷商报》(Krungthep Turakij)记者Savitree Rinwong 报道,虽然450亿泰铢的市场增长放缓,但新进入者的速度仍然在加快。
Suvita 表示:“去年全球新增全职创作者与网红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人数还在增加。这并不意味着趋势正兴起,而是因为人们失业,首选转向内容创作。尤其是45-50岁群体的涌入,在过去两年尤为明显。”
尽管泰国本地市场增速放缓,全球市场预计将在五年内从5.5万亿泰铢增长至16万亿泰铢,这说明品牌依旧高度依赖意见领袖。
不过行业内部挑战也在加剧。Suvita 警告,直播领域很可能被AI取代。由于真人创作者无法全天候播出,未来可能会出现由创作者背书的AI虚拟主播,以维持消费者信任。
新兴趋势与伦理规则
Tellscore 报告还指出,一些细分内容领域增长迅速,主要受消费者选择性需求驱动:
新闻类创作者:在AI内容泛滥的环境下,用户更倾向于寻求人类的分析与观点来提炼信息。
宠物类创作者:与宠物相关的内容依旧人气高涨。
长寿/养老类:快速增长,满足泰国老龄社会对健康与养生的需求。
与此同时,新闻型创作者数量激增也带来了伦理与法律风险。Suvita 强调,必须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PDPA),尤其是在涉及公众人物或私人时。
此外,行业已确立一条“硬性规定”:AI生成的图像不得用于叠加在灾难事件画面上,此类做法被视为极度不道德和敏感。
品牌投入方式的转变
展望第四季度,品牌在预算上愈发谨慎。越来越多企业倾向于直接购买创作者的完整内容版权,用于二次使用或投放自家广告,使网红内容直接成为品牌资产。
这一趋势也让微网红和细分领域创作者获得更多机会,他们正逐渐挑战粉丝数百万的超级网红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