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仁者不离其实-AI成不了精(下)

明年据说有个斯皮尔伯格拍的电影,叫做《头号玩家》,还是类似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故事。都是从非常糟糕的现实生活环境入手的:活在鸽子窝,自然和生活条件都很差,然后在游戏虚拟现实中去争抢虚拟世界创始人的五千亿遗产的故事。可能会是个好故事。有一种味道弥散其间。回头可以去看看。

原来一直都有《黑客帝国》,《十三度空间》之类的电影,我就一直再想,这种可能会不会在现实中真正发生?人类会不会走到那一步?以现在来看,技术上不行,不过量子计算等新技术是不是可以快速完成这个缺陷,也说不定。一旦有了相应的技术,以人的贪婪只怕会的,会把人的自然空间再次剥夺,鼓励生育,装进集装箱里。因为数据是财富,人类是数据的主要矿藏。虚拟能满足人类的各种基本生理之外的需求的话,不会造反的。

人是数据的创造者和消费者,只有以各种名义创造这些数据的产生者、消费者的绝对数量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那么压缩人类生存空间,就和集装箱里多装点东西道理一样,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只不过他们这场战争还没开始,没有完成势力划分,还走不到这步呢。^_^。等到企业成为控制人类的主体。那就很难说了。那么以追求利润而生的企业能不能肩负相应的责任是两说之事。这也是某人犯的最大错误,大嘴巴说出了忌讳所在。所以国家这种体制不会那么快消亡的。^_^。

所以数据这种东西的本质越来越接近信仰。人再次成为一种新的资源(信仰)的创造者,在这些所谓的大佬们构筑的梦想背后带来的是新的信仰——更加现实,能够控制人的信仰。数据信仰的收割者,依然和资本家一样,可以坐拥无数的财富,但不能触及有些领域,也不能突破自身的限制。所以只能构筑一个幻境,一个数据虚拟的幻境去称王称霸。那其实和西天天堂有某些相似点了。^_^。

但当数据和现实产生一一对应的联系,那么必然会以数制人。会控制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对人类走向的影响是现实真切的。不能小觑。

我曾经和一个亲戚讲过,当真正的电子数字毒品兴盛的时候,我们就真的面临现代社会的最大挑战了。其实就是人类进化的方式将被这种人工刺激神经元的数据产品左右,那么人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更加离开自然的阶段。这是另一种类似佛教心识为本的脱离之道的演化。如果一时不可逆转,那我们也许就会暂时放弃这个世界吧。不过这一天还远远没有到来。我不过是在提醒有些人而已。^_^,你们预见的未来没有那么美好。一开始都是无数为人类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和期望,但其实到了一定阶段必然有所逆转,然后人类还会再次深刻反思,就像我们开始对假大空的心识说法反思一样。会有人从根本上去质疑这种所谓数据文明。那么慢慢挖下去,会看到我们文明对于数的描述,对于数局限性的认识,然后同气相求,还会有人继续延续这个伟大的文明。不过这会是很久以后了。

我突然觉得我应该去写小说才对。^_^

(美剧《美国众神》中的新神“科技神”)

人工智能不会有人类的智慧,因为智慧不能等于算力,智慧也不是算力能够模拟的。但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却远超过人类,这点无可否认。数据从本质上讲永远能模拟,但代替不了真实。因为那些是抽象出来表达真实的、代表某些真实的特性的语言。但不等于人类不会被这些东西左右,迷惑,控制。这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事情。所以战略上我们可以轻视他们,但战术上不能再犯以前的错误。所以从计算能力上讲,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工具外延,就像是望远镜,助听器一样。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工具的局限性在于我们自身的生理构造,不能以此自大到可以支撑整个世界的解释。所以数学、数据仅仅是工具,是语言,而不是自然。但这不等于否认了数学的伟大意义,而是要清醒的认识到其局限性。

数者疾也。为啥会疾,因为抽象的提炼,以至于真实的承载很少,所以轻快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可以极快速的推演出很多东西。但这就一定是对的吗?语言代替不了行动,数据代替不了真实,但语言可以左右行动,数据可以控制真实。人就是在自己的造物和自然真实中摇摆不定的前行,这其实还是有为无为之争。千古以来,这点就没变过。

太快也许就是成疾生病的原因。数就是太快了。太快不见得是好事。已经不是蜂窝煤可以比喻的了。基本有些东西就是完全是人脑中的幻想了。所以大量使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不要被工具奴役才是我们文明一直以来关注的,但这不等于是排斥,而是理性清醒的认识。这次乌镇大会,库克说了话:“我们不担心机器能像人,而是担心人更像机器。”其实很到位,和我们的看法殊途同归吧。所以修身,增强自身,人对自然直接接触,自然增强格物能力,是消弭中和这个数据化趋势带来的弊病的最不可或缺的方式。我们其实从来不是反对什么,而是补其不足而已。毕竟平衡才能生存,一边偏了,我们就会站到轻的那边去。心识太重我们就会消弭其过,此为信近于义也。所以当人的价值被忽略,杀戮纷起,不以人命当回事的时候,我们就会以孟子之说来平衡世道。人呢,总要两条腿才走的稳,走的下去。这是这个世界生存的基本法则。^_^所以我们是中立守序,嘿嘿。

当年练兵之时,就有人提出以后都是数字化,我们也不会上真实的战场,不用练得这么狠吧。结果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为啥?因为真正屹立在世界巅峰的那波人认识的很清楚。工具都是由强大的人来用的,人的意志品质能力最终决定了工具的用图。越强大的工具必须由越强大的人类掌握。而这种强大是德行,是工具不具有的特性。所以越是在有强大工具外物的情况下,我们练兵,修身的力度越要强,不能妥协于人造物的能力。^_^。这大概就是我们的基本态度。相信吾道不孤。所以驾驭强大的人工智能需要强大的生命体,所以当人类被从各种工作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应该回到自然中。去磨练自身的本领才对。

数据的密集宏大令人有一种幻象,这个世界也许是数字、数学就都可以解释的。但其实不是越多越好的。

数往为顺,知来为逆,是故易者逆数也。数在中国传统文明中的地位不高。所以极数知来谓之占,极其数而知其象也。易者象也。卜在算前,龟在筹前。三易所居恰恰是后面的。^_^。后人无知,不得正宗,把自己演变出来的很多东西灌注其中,反倒是耽误好些东西。嘿嘿,以后有机会,大家基础够了慢慢讲。

所以我们从来都是象数并用的。而不是简单把这个世界解释成数学,万物都是数其实是一种矮化。因为数是在人类特有形状和感觉组合下被发明出来的一种语言。不会比甲子更高明。任何说道家或者华夏是数为本的都是瞎掰。连边都不着的。

大桡作甲子,隶首作数,仓颉造字,皆是黄帝之臣,这是先王之道的演化而已,和先王自身所作还是有相差的,我们的文明保存了无数的世界的真实和奥秘。连根本不是现代科学能够触及的领域都有。就认得外星人。嘿嘿,不过还是崇洋媚外的地球尺度下的说法而已。人不守其根,自然如此。子不嫌母丑,才会发现父母祖宗真实的面目,不肖子孙永远只能叫嚣而已,却得不到祖宗的宝藏。

这周的三字经课程的难点,落在了数上,所以我才借题发挥讲了一堆。也算帮助大家理解。但还有一个概念从来没有深入涉及过,就是五常中的智。既然讲人工智能,也顺带讲讲吧。^_^

日通明,智者,知日者,知其明也,无所不通谓之智。所谓智与知相通,那是最早一开始的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人造学问下,知则必通,故知通智。但后来人类发展出来的学问越来越复杂繁琐精深。所以必要造个知日以象知其明,代表两者有些程度上的差别。所以后来我们一般用通字来解释智。

后来智,可以仅仅描绘在某种学问上的通达。真正意义上的智者没有了,没谁啥都懂,啥都明白的。最起码这个世界里人造知识太多,没人真正都能通透了。但我们只要在登山过程中能够消解自己已有的问题,就可以算智了。而不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懂,那种自大贪心导致的消化不良,往往会使得水越来越浑浊。实为不智之举。对登山并无好处的。所以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才是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最起码初期是这样的。所以要是从小进学登山,还是有套路可循的,就是在现代社会,需要多加一些现代科学的内容以及消解其学的根基。至于术数类,在一定阶段内不许学的,没有基础那些坑很容易令人误入左道,若以此为本,就是彻底没戏了。

格物入微则渐通,周于物而兆其机也者,智也。通,故言乎其不蔽也。

AI和生命的区别,就在于数据的本质问题上。克隆体和自然生命之间的区别在于序列上。AI可以模拟生命智能,可以学习,深度学习,但成不了生命。数据再多也不是真实。数据再多也不会凭空造出一粒沙子,一滴水。这就是数据的缺陷。大家小时候都玩过一个用铅笔纸张拓印钢镚的游戏吧。现在的数据就类似这个拓印出来的东西。是真实的一种特征、表征,我们可以识别出来具体是什么,只要逆转对应,就可以操作一定的真实。而数据的精确,就如这个粗笔和细笔扫描精度不同的问题一样。太粗的特征不明显,那么还原的时候对应出错,也就是识别容易出错。

而有些精妙过度的数据处理方式,其实掺杂了大量的人造理解。继续用这个比喻来描绘的话,就像一张白纸,你折成各种重叠不规则形状,然后以这个折过的纸去拓印钢镚。表面上还是会出现这个钢镚的,但真正展开后,就是一个以你折叠方式出现的根本无法解读的拓片碎片。这个折叠就是人类推理出来的方式。这张白纸其实就是人心。我们讲过杯水为性,那么带着颜色,有悬浊的东西就是心。那么转换到这个比喻下,折叠太多的算法,即便在没有染色的纸上也会出现上面的问题。·和真实的距离就类似于碎片化的拓片,只有在人类的特殊解读下,才能成为类似的真实的特征,但离真的一块钱越来越远。

本图就是我折叠后的纸张的形状,类似于数学。

本图是在拓印真实,也就是用数学解释描绘这个世界。

拓印完了,还是能看出最重要的特征。

展开的意思就是尽量回复到简单的真实比照。那么就会出现上图的问题。特征被碎片化,不明显,而且散在各处,最后和钢镚差的太远。

这个比喻只能是尽力去表达我们要讲的问题。肯定是有局限性的。大家意会即可,别较真。

所以,数学是很好的,但有局限性,我们对于数的认识和古希腊以来的传统是不一样的。诗曰:“往来行言,心焉数之”。数是人类心理产物,是人类在自身生理特性下的心理产物。大家学了“杯水”为性,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了。不同的生物间的计数方式是不同的。人类在失去和其他物种交流的能力后,摸黑自大,自认为自己的数学就是真理,也是正常之事。但慢慢以后会发生改变。

所以在华夏文明里,数的应用是有范围的。应该是不断收敛,追本朔源,而能执古御今知其来者的工具。所谓,极数知来谓之占。数往为顺,知来为逆,是故易逆数也。

而以数言气,谓之气数,其实现在已经不好用了。先天之气更是没法用数来论。物生象,象生滋,滋生数。以数为本,至多极数而知象。但还有很多东西是没法子处理的,硬要去处理,无非就是拿着放大镜去看细胞核,或有所得,但总有不妥之处。

而现代科学其实来自于两个大的趋势,科学的数学化,自然的语言化。这两点都是在一定范畴内可行的办法,但只能是某些色彩上的扫描,而不是纯白之物的自然纹理,固然有些特别、明显的纹理会被重重覆盖的色彩继承下来,但终究精微之处大不同也。

但我们已经生活在这层色彩之上了,那么就得从这个色彩出发不断的回到那个底色上。这就是不离于时。只不过我们的方向不是继续刷新的色彩,而是不断解析漂白一些东西,那么就是尽量的不离于实,这个实就是天地之纯。所以我们其实在努力的从这个时代,不断的超越时代的限制,回到AGE-free的、超乎一切人为理解的自然真实中去。这本来就是人类科学的目的。但就是有时会忘了方向问题。而我们从华夏之道的同学,是有一个主线贯穿不同时代色彩的。可以从比较干净的色彩不断向下挖回到天地之纯,也可以不断和自身时代的努力相向而行,以求通明其中的变化。所以通其变者,智也。

综上所述,不离其时是我们从现实开始。而不离其实,是我们向下追本朔源的方向和目的。这既是个方向问题——从时代的特色回到超乎时代的自然真实。又是一个序列问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前行,那么所缺的就是很多朋友没有华夏文明的这个底色,这层薄薄的近乎白的底色。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此事。^_^

关于数的问题,数学的问题,我们还会涉及到,慢慢来吧。

经曰:

夫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於使蟹捕鼠,蟾蠩捕蚤故机械之心藏於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远之所能怀!

体道则逸而无穷,任数则劳而无功。

在登山这条路上,迷信数是劳而无功的。^_^,但世人不见得皆以登山为追求,所以只要清楚自家干什么,别的宽一些也没事。^_^

数是法度的基准,是原来治国以法量之以度的一种基础,其实现在也是,就是一种可见的指标。但只要过度到道家真实境地,都是不足的,要被批判的。^_^,只不过大家离这个境界还远的很,不必刻意给自己不好好学数学找借口。^_^。只有学好了数,才能一步步向上进身。好能到此纯白神全之地。^_^。好好学数学,才能超越数的。^_^。极数是也。所以好好去学,学编程,学AI,才能有那么一天超越其限制,也能掌握这些而不被贪婪的人祸害吧。加油吧,搬砖小行家们。^_^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2G0T9H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