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编程纳入高中必修科目,超火的STEM教育和编程有啥关系,家庭教育从小该如何准备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未来所有的工作可能都是技术性的,而非技术性的工作在慢慢遭受淘汰。

这要求未来的毕业生,不一定要当程序员,但是要精通技术。

那些已有数据告诉我们,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和社会机器技术的越发先进,的确机器会替代很多的重复劳动力,会产生一波失业潮。

就像四季交替,周而复始,自然告诉我们,社会更替也会产生新的产业,推动一波新的就业机会。

这里,我不想多说其他以引起恐慌,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准备,让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接触科学相关的学习,拥抱这个世界的变化,并且成为新的创造者。

随着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他们提出了STEM教育,并发布了《成功的K-12阶段STEM教育:确认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有效途径》的报告。将STEM教育覆盖了幼儿园到高中。

事实上,我们在

《终身幼儿园》

里提到,即使在大学,包括以后工作都需要像在幼儿园里一样探索学习。毕竟,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是终身的。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研究表明,越早鼓励和支持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以及识别机会来获得基础的STEM知识和技能,他们之后在与STEM相关领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尤其是在诸如数字感觉、科学探究、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等构成学习STEM概念的基础,是在幼儿园阶段形成的

什么是STEM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这四个词的开头字母的组合,算综合理科课程。

2月15日,教育部出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算是定义了中国版STEM教育。课程内容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这四个方向,分18个概念组成75个学习内容。

另外对STEM教育做了定义: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即STEM,是一种以想买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什么要STEM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显示: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与去年的795万人相比,毕业人数又创新高。

我们在开始提到,如果产生一波失业潮,那么肯定会产生另一波就业潮。

以最近蛮火的无人驾驶汽车来说,如果汽车不需要人驾驶了,那么未来司机这个职业可能会渐渐消失,但是汽车服务专业的人才缺口却非常大。

再过去,马车夫是一门赚钱的职业,后面进入汽车工业时代,没有人再坐马车,却应运而生了出租车司机。如果出租车司机也被淘汰了,那么,肯定会产生新的职业。

我们这一代孩子,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面对的是以技术为主流的社会发展时代。

而STEM教育的所培养的四个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另外,STEM岗位的需求增长率也远高于非STEM岗位需求增长率。

STEM与编程

前不久浙江省将Python编程纳入高考科目后,1月16日,教育部新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此次教育部将编程纳入全国的高中必修课程标准中。

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编程教育的重视。

然而,现在却有很多人(包括少儿编程机构),往往传递着这么一种信息:编程启蒙,或者说学习编程是在培养程序员。

诚然,在目前社会,程序员的就业机会相比其他行业会更高,但是如果有一天,机器人能写程序了呢?

所以,牙牙一直倡导的,编程启蒙绝不仅仅是学习编程语言,而是为了培养编程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编程仅仅是一种工具,用编程来创造

这点和STEM教育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STEM所培养的四大能力也正是编程所要培养的,如果孩子能掌握编程这门技术,利用编程来创造,在未来社会里,他对技术的理解会更深入,也更容易适应这个时代。

就想象力而言,孩子的想象力无疑是最丰富的。用编程来表达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数字原住民”的标配之一。

说了,这么多,大家心里肯定有个疑问,到底要怎么做呢?

STEM教育和编程启蒙不能仅仅靠学校,在家就可以带孩子玩起来。

如何学习

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来说,我们之前所分享的项目主题探索,就既是STEM教育,也是编程启蒙。

1.一根水管引发的一场大探索!米可说,这至少可以有100种玩法。

2.角色扮演,营养搭配,探究水稻生长过程?小朋友们都喜欢的食物主题玩编程,数学和科学。

对于更大年龄的孩子,不妨利用“数字原住民”时代的特点,编程启蒙学习资料用起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910A1YXP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