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它们都在各自轨道上绕着太阳公转。人类迄今发现了 6000 多颗系外行星,也都在自己的宿主恒星旁运行。然而,并不是所有行星都如此规矩。近 20 年来,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数百个疑似没有宿主恒星的行星,它们被称为“流浪行星”(rogue planet),或是自由漂浮行星(FFP)、孤立的行星质量天体(iPMO)。
最近,由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INAF)天文学家维克托·阿尔门德罗斯-阿巴德(Víctor Almendros-Abad)领导的一个团队利用甚大望远镜(VLT)发现了一颗尚在形成中的流浪行星,而且,它正在以每秒钟 60 亿吨的速度疯长。
Cha 1107-7626 的艺术想象画(来源:ESO/L. Calçada/M. Kornmesser)
这颗流浪行星的编号为 Cha 1107-7626,位于南天极附近一个暗淡的小星座蝘蜓座(蜥蜴),距离地球约 620 光年。观测表明,它仍被气体和尘埃包裹着,或者反过来说,它还没有将周围的气体和尘埃清空,就好像胎儿仍然依靠胎盘获取能量。即便如此,研究人员发现它的质量已经达到了木星的 5~10 倍。
Cha 1107-7626 (不可见)所在的天区,存在大量分子云(来源:ESO/ Digitized Sky Survey 2)
原始行星不断地通过引力吸收周围物质的过程被称为吸积。阿尔门德罗斯-阿巴德领导的团队发现,这颗行星周围有大量物质供其生长,然而它的吸积速度并不稳定。2025 年 8 月,这颗行星的吸积速度比此前快了近 8 倍,达到每秒 60 亿吨!这是有史以来所记录到的行星质量天体的最强吸积事件。
流浪行星的起源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它们是诞生于恒星系统中却又被甩出来的行星?还是一个正在孕育的准恒星?研究表明,至少有一部分流浪行星可能与恒星有着相似的形成路径,因为之前在年轻恒星中发现过类似的吸积爆发。通过VLT望远镜上强大的光谱仪,天文学家得以捕捉到 Cha 1107-7626 的爆发。但是,这一发现却也模糊了恒星和行星之间的界限。如果它是个成熟的行星,难以想象还有那么大的吸积能力;如果它是个恒星胎儿,这个质量也太小了,距离恒星质量下限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或许,这次获得的是行星盘中吸积过程的重要线索,我们正在目睹一颗流浪行星最早的形成时期。
参考资料
[1] Six billion tonnes a second: Rogue planet found growing at record rate (https://www.eso.org/public/news/eso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