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镜报》附刊介绍,针对目前全世界最为关注的三颗飞向太阳系的神秘星体,欧洲天文专家,皇家科学院特纳·威尔教授给出最新判断结果,引起广泛热议。
夜空中划过的光芒,不是普通的彗星,是一支悄然而至的外星舰队。
三位不寻常的“访客”——3I/ATLAS(阿特莱蒙)、C/2025 R2(天鹅)和C/2025 A6(莱蒙)。它们相继出现在天文学家的观测名单上,又以不同寻常的特征引发无数猜测。
当大多数人认为这不过是普通彗星时,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大胆假设: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是自然天体,而是一支有目的、有组织的外星探测舰队。
3I/ATLAS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三颗星际天体,于2025年7月1日由智利的ATLAS巡天望远镜首次捕捉到它的踪迹。
国际天文学界很快确认,这位“访客”来自太阳系之外,轨道偏心率高达6.15,远超判断星际天体的标准下限。
更令人惊讶的是,3I/ATLAS在穿越太阳系时,几乎完美地沿着行星轨道平面滑行,且不偏不倚地经过木星、火星和金星附近。这种过于精准的轨迹,让人不得不怀疑它的真正身份。
与此同时,C/2025 R2(天鹅)于9月11日被乌克兰业余天文学家发现。
而C/2025 A6(莱蒙)在今年1月被发现时,它还是一个星等仅有21等的黯淡天体,如今却成为今年最亮、最适合观测的彗星,亮度达到5等,预测最高亮度更将接近3.5等。
皇家科学院特纳·威尔教授给出的最新判断结果点燃了关于3I/ATLAS本质的争论。他提出不应排除最大胆的可能性:3I/ATLAS或许不是冰和尘埃的自然块体,而是一件由外星智能控制的人工物体。
威尔教授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当天体首次被观测时,它在那个距离下显得异常明亮。计算表明,如果这些光完全来自太阳反射,那么该天体的直径必须高达20公里,远远大于随机星际岩石的预期大小。
更令人困惑的是,3I/ATLAS在接近太阳时并没有表现出典型彗星的特征。它没有喷发出长长的气体与尘埃尾巴,光谱中也缺乏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气体的典型信号。
它似乎在有意识地躲避观测。在10月底,它将从太阳背后掠过,消失在我们的望远镜视野中数周。
威尔教授指出,如果这个天体真的处于智能控制之下,那么这将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在“地球视线之外”进行秘密的轨道修正。
如果3I/ATLAS真是一艘外星探测器,那么与它几乎同时出现的C/2025 R2(天鹅)和C/2025 A6(莱蒙)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C/2025 R2(天鹅)被称为“黑天鹅”,在太阳系内的行动轨迹极为诡异。它似乎在执行一项单程任务,在最近距离掠过地球后,便义无反顾地踏上离开太阳系的征程。
这种一去不复返的特征,恰似一艘执行远程侦察任务的先驱先锋舰,负责收集基础数据并传输回母舰。
而C/2025 A6(莱蒙)则更像是一艘“主力基地舰”。
更令人警惕的是,莱蒙彗星的轨道平面与太阳系呈144°的高倾角,这种位置使它能够俯瞰整个太阳系,恰似一艘占据战略制高点的母舰。
面对这些异常天体,科学界分成了两个阵营。NASA、ESA以及大多数天文学家坚持认为,3I/ATLAS是一颗天然彗星——这是继“奥陌陌”和彗星2I/鲍里索夫之后确认的第三颗星际天体。
对他们来说,答案很简单:3I/ATLAS看起来、表现出来都像一颗典型的彗星。它正在形成彗发和彗尾,喷射出尘埃与气体,并在太阳加热下逐渐变亮。
通过NASA的SPHEREx望远镜,天文学家甚至在它的彗发中探测到了明确的二氧化碳信号——这是彗星的经典标志。
怀疑论者则认为,这些“自然特征”可能只是精心设计的伪装。
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就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一个星际探测器舰队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探索整个银河系。
五角大楼官员在2023年的一份文件草案中也表示,外星人可能已经访问了我们的太阳系,并正在向行星释放探测器。
该报告称,有可能存在一种人造星际物体作为“母舰”,向行星发射小探测器。
这些天体可能正在执行一项我们无法理解的任务。它们可能在测绘太阳系,寻找资源,甚至评估地球的文明程度,当然,对于最坏的结果也应该有所防范,它们很可能就是为地球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