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近日释放信号,将派经济大臣来华与中国化解安世半导体“僵局”。
对于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强盗行径,我们不会轻易答应,不答应它的谈判请求,必须将其彻底打服。
这事儿得从去年9月美国出台的“穿透规则”说起。当时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实施同等制裁,直接把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拖下水。荷兰政府紧跟着在第二天,也就是9月30日,甩出一份《货物可用性法》部长令,冻结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和业务调整权,还暂停了中方管理层的职务,硬生生把这家中国控股企业变成“托管对象”。更绝的是,他们连个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来,就说“担心技术外流”,这和当年美国用“洗衣粉”当证据打伊拉克有啥区别?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公司。它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部门,在汽车芯片领域摸爬滚打60多年,全球每三辆汽车里就有一辆用它的功率器件,特斯拉、博世这些大厂都是它的客户。闻泰科技2018年花330亿把它买回来,本想着能补上中国车规半导体的短板,谁能想到荷兰政府直接玩“鸠占鹊巢”。现在安世德国工厂的技术参数被锁死,中国员工的系统权限被切断,东莞生产线只能靠本地服务器勉强维持,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骤降到18天,连工资都差点发不出来。
荷兰政府这步棋,表面上是“维护国家安全”,实际上是给美国当枪使。今年6月美国商务部高官访荷,明里暗里施压要限制中资高科技企业,荷兰转头就对安世下手,时间线卡得比钟表还准。更可笑的是,他们连吃相都不讲究——冻结令里专门划出1股给闻泰,说是“保留分红权”,这就好比抢了别人的房子,只留个门把手给原主人,还美其名曰“共享产权”。
但他们没想到,中国这次反击这么狠。10月9日商务部宣布收紧稀土出口,全球90%的高端芯片都得用中国稀土,这招直接戳中荷兰七寸。更绝的是对安世芯片的出口管制,中国工厂承担着安世70%的产能,现在欧洲车企要拿货,得先过中国海关这关。大众、宝马的采购总监连夜飞深圳,蹲在比亚迪半导体门口求现货,愿意加价30%买替代产品,连ASML的光刻机订单都被暂停作为筹码。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急得跳脚,嘴上还硬撑着说“这是双方的僵局”,可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已经发预警,23家零部件厂面临停产,股价跌得比过山车还快。
这场博弈里,最打脸的是荷兰政府的“双标”。他们一边指责中方“混淆事实”,一边自己搞双重标准:安世在荷兰经营15年,从来没被查出任何违规,却突然被“先定罪后审判”;反观荷兰企业,像ASML拿着中国订单赚得盆满钵满,荷兰政府却默许他们把光刻机卖给中国竞争对手。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连欧盟内部都看不下去,法国德国公开反对荷兰的激进政策,担心中国反制会连累空客、红酒这些支柱产业。
现在荷兰想谈判,门都没有。中国商务部早就撂下话:要谈可以,先撤销冻结令、恢复企业正常运营、赔偿经济损失。这不是狮子大开口,是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你把别人的公司锁了半年,现在说“咱们坐下来聊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更关键的是,中国这次是铁了心要打破“技术依赖”。闻泰科技已经在上海临港建研发中心,计划三年内实现80%芯片设计本土化;士兰微、比亚迪半导体的车规二极管国产替代率从30%提到60%,连中芯国际都加速14nm工艺量产,良率稳定在95%以上。
荷兰政府现在骑虎难下。继续硬扛吧,ASML的光刻机卖不动,欧洲车企得停产;服软吧,又怕美国主子不高兴。但他们忘了,商场如战场,今天你用政治手段抢别人的蛋糕,明天就得做好被市场反噬的准备。中国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负的弱国,在半导体这场硬仗里,我们要么不打,要打就打到对方彻底服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