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猫被关在一个密闭无窗的盒子里,盒子里有一些放射性物质。一旦放射性物质衰变,有一个装置就会使锤子砸碎毒药瓶,将猫毒死。反之,衰变未发生,猫便能活下来。
——虐猫狂人薛定谔
不得不承认,今天这个题目中含有一种类似“薛定谔的猫”般的悖论。“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是对立的两面,就像你不能要求什么东西既黑既白同时拥有非灰色的美感。
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改变物质的本质
01
所有乌托邦主义者的理想生活无非是——一座小农场,自给自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所谓“去中心化”表面上看来像是一种取消核心监管机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去中心化”则是指将每个人变为“核心”,成为独立监管自己与他人共同的核心。
你有一座农场,中心化的核心机构来监管所有农场的安全或是你有没有做一些不合法的勾当。并且你需要定时去缴纳管理费。
这令从钢筋水泥的都市中逃离的你感觉一切很不公平。吸附在你身上的“规则”一日摆脱不掉,你梦想中的乌托邦一日无法实现。
但是,“规则”消失的那一刻,你的农作物就有被其他人掠夺的危险。
这就是中心化,而且你完全没必要对其存在偏见。
02
那么去中心化是怎样的呢?
核心机构取消,每个农场有责任有义务监管自己与其他人。所有农场信息储存到了你与其他人农场的数据库当中。
这也并非代表着人们赤身裸体的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农场信息”只不过是被储存在各个数据端。没人知道你是谁,只是你的农场会以匿名形式绑定匿名的你这一个体身上。它在避免了手续费同时,为你增添了一项责任。
孔老夫子在几千年前就曾提出:“人类可以自己来识别事物的正确性,无需信仰来约束。”可能孔老夫子自己也没想到,就在几千年后,一个叫“中本聪”的老外将这一思想实体化,将其称之为——区块链。而它的意义则是一种孔老夫子对于人类自我约束的其中一面观点——信任机制。
让我们回到正题。既然核心监管取消,这就表示我们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实现“乌托邦”了吗?
大错特错,如果你真的希望乌托邦的诞生,那么你应该更喜欢中心化的反乌托邦监管。因为去中心化后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区块链环节中的监管组织。
03
为什么套客在标题中说去中心化最终会成为乌托邦呢?
“乌托邦”,建立在人类高等道德文明的基础上。去中心化后各个区块的联系最终将会形成一种不成体制的体制,这会将事物本身甚至文明直接进化到更高一个层次中去。
而此时,人类对自由渴望的旗帜将会被自我约束所举起。各环节信息同步处理处理,加上区块链应用后所带来的信任机制与效率提升,这难道不是嬉皮士口中的“乌托邦”吗?
END
我们准备了三张图片
为你展现这个时代中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