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生命的大尺度

和你一起传播知识,这里是知识传媒院。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生命3.0》,但它可不是一本生命科学的书,它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可能是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一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未来生命研究所的创始人迈克斯·泰格马克。

奇怪吧?为什么一本讲人工智能的书,题目叫生命3.0呢?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就在这里。万维钢老师说得好,这本书教给我们,如何正确地关心人类命运。怎么正确关心呢?首先就要跳出人类中心的视角。

过去,我们一般都把人工智能理解成人类新发明的一件工具。讨论人工智能,和200年前讨论蒸汽机,几十年前讨论互联网的话题、视角、语气都差不多。我们关心它替代了谁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对人类是好还是坏,是福音还是威胁等等。

但是《生命3.0》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人工智能是一项普通的技术吗?人工智能,到底是地球物种演化的一个新阶段,还是人类工具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个问题有点开脑洞啊。现在你理解了,为什么它这书名叫《生命3.0》。

我们来简单说一下这个理解框架。

地球上的生命,一直在演化,这是常识。但是你想过没有,他们演化的方式不太一样。

从单细胞生物到哺乳动物,不管多简单多复杂,它们作为个体的硬件和软件,都得靠演化来迭代。环境变了,它们是不会主动适应的。只能这一代玩完儿,只能靠自然选择,寄希望于下一代,软件、硬件才能发生变化。

这就是生命1.0的状态。

所谓的生命2.0,硬件虽然不能迭代,但是软件在个体这一代就能升级和迭代,这就指的是人。人的知识、智慧,也就是这些软件部分,在个体生长的过程中,是可以升级的,甚至是可以自我设计的,自我教育嘛。你看,硬件靠演化,软件可以自己设计、升级,这就是这本书定义的“生命2.0”。

好了,按照这个逻辑,你就明白生命3.0的特征了。它就是软件可以自己设计和升级,硬件也可以自己设计和升级的生命了。这就是人工智能啊。

你可能会说,人工智能怎么会是生命呢?它没有血肉之躯啊。那就得看生命的定义了。《生命3.0》这本书给生命下的定义是:可以自我复制的信息处理系统。对啊,能处理信息,能根据外来信息作出反馈和行动,还能自我复制,那可不就是生命吗?

我们今天觉得一堆机器和芯片和线缆,怎么可能是生命呢?它只是人类工具。

那你想想几十亿年前,那些单细胞生物,如果有思想的话,它也会觉得多细胞生物怎么可能是生命呢?一大群我们这样的单细胞堆在一起,乱七八糟的,奇形怪状的,怎么可能是生命呢?它们也会这么想的。

所以,生命没有什么固定的形态,只要能对环境做反应,能自我复制,它就具备了生命的特质。这么一对照,人工智能怎么就不能是生命?

只要你接受了人工智能是下一代生命这个解释框架,我们对它的感受、判断和预期马上就会发生变化了。

我读完这本书,至少感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知需要调整:

首先是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人类难免会有这样的感觉,我是人工智能的制造者。那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的孩子,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呢?如果是坏孩子,我们能不能干脆不生它呢?如果不得不生它,我怎么能管教它呢?你看,这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

但是按照《生命3.0》这本书提出的这个理解框架,人类可能有点想多了。

人工智能虽然顶着“人工”这个姓,是人创造出来的,但它不是人类的孩子。它只是地球生命系统内在逻辑展开的一个阶段。我们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欢迎不欢迎,它终将都会演化出来。

这是第一个需要调整的认知。就像几十亿年前的单细胞生物,不管它看多细胞生物多不顺眼,也不管多细胞生物是不是来源于单细胞,他们对这个进程都毫无发言权。

第二个需要调整的认知,是人工智能到来的姿势。

超级人工智能什么时候出现?有人说迫在眉睫,再有几十年就到了,有人说胡扯,远着呢。

读完这本《生命3.0》之后你会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就讨论偏了。我们最应该知道的,不是生命3.0哪年会出现,而是它会以什么样的姿势出现。这个姿势,不是缓缓走来,而是破门而入,就是有一天,你就发现它突然降临了,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你想,生命3.0的定义,人工智能开始可以自己设计硬件和软件,可以自我升级、迭代、演化,只要它在逻辑上踏上了第一步的台阶,后面的事情,就不是人类可以控制和想象的,那是以算法的速度在演化。也许一夜之间,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人类一辈子也完不成的创造。

所以,有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竞赛不像跑步,你还能看得见对方,渐渐地跑远了;更像是Windows系统里的那个扫雷小游戏,只要触发了爆炸,游戏就结束了。

所以,它什么时候实现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一旦实现,它就是人类的最后一个发明。后面的创造历史的使命就全交给人工智能了。

这是第二个要调整的认知。还有第三个,那就是人工智能一旦实现之后,它的行事作风。

人类动不动想的就是人工智能会不会抢走我们什么饭碗啊,会取代什么职业啊,会不会反过来屠杀人类啊?这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思考框架。但是,如果按照《生命3.0》这本书的视角,人工智能是一个全新的生命阶段,那人类关切的那些事,对它来说根本就不是事。

那人工智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事作风呢?简单说,就是尺度超级大。

比如说对于能源的利用,人类考虑的是现在能源使用的规模,地球上的储量,开掘的技术等等。但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这些都太小儿科了。

宇宙间最好用的能源当然就是太阳能,或者其他恒星能量。怎么用呢?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就设想了一个叫做“戴森球”的系统,简单说就是在外层空间造一个巨大的球体,把太阳整个给包围起来。然后我们人类文明就可以生活在这个球体上,面积绝对够用怎么折腾都可以。建设这么一个球需要的资源从哪里来呢?人工智能看来,解决方法很简单,把木星拆了就可以了。

你听着有点像胡扯。还是借用单细胞生物的例子,他们天天在一个小池塘里面辛苦地寻找营养物质,它们怎么能想象,人类居然能够开采石油和煤炭呢?这就是生命1.0和2.0之间的差距。所以,人工智能这3.0生命将来会干出什么事,我们人类这些2.0生命也是很难设想的,甚至它们干出来了,我们都感知不到。

今天说的这个话题,有点科幻哈。不管你同不同意这本书的观点,人工智能都注定是我们这代人生命中最大的变数。

知识传媒院,明天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226G0SVW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