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国95%为仿制药,PK印度仿制药,勇夺“世界药房”

全球仿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过去几年,生物制剂在药品市场中已获得了显著增长。在2013年,生物制剂全球销售额为1500亿美元,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2900亿美元,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的占比预计将超过四分之一,达到27%。与之而来的是,行业最畅销的生物制品将面临生物仿制药冲击带来的收入损失。对生物制剂支付能力及药品可及性方面的不足,将有力推动生物仿制药市场的增长,尤其是新兴国家地区。在欧盟,目前各国都在积极寻求通过生物仿制药来节省医疗成本,尽管目前生物仿制药的市场份额仍较低。价格方面,通常情况下,生物仿制药比品牌生物制剂低大约30%。

印度仿制药的发展分析

印度一直有着“世界药房”之称,在于其仿制药产业十分发达,以其价廉物美的特点流行全球。印度仿制药历程已 40 多年,印度政府对于跨国药企专利的漠视以及强制许可制度,使得印度仿制药产业从无到强,走出了一条扭曲而独特的道路。数据显示,印度医药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从 2011 年的 210 亿美元增长至 2016年的 28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5.64%。随着印度中产阶级人口比例增加,社会医疗基础设施与保障体系的完善,预计到 2020 年印度医药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 亿美元。政府的默许以及政策的支持使得印度药企仿制风气浓厚,而本土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以2015 年为例,仿制药占比达到 70%, OTC 药物占 21%,专利药仅占 9%。

印度仿制药的世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印度是全球主要的药物出口国家,印度的药品销往全球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在内的数十个国家,更是美国仿制药的最大进口来源国。

根据相关数据, 印度有超过 500 家经过美国 FDA 认证的制药工厂,数据显示,从 2012 年至 2016 年,出口总额由 101 亿美元增长至 169 亿,年复合增长率 13.73%。从出口国家占比来看,美国是印度总体药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2017 年占印度总体出口的38%, 2016 年医药出口占印度全国出口总额 4.9%。

美国作为印度医药的主要出口国之一,其医药进口规模对印度医药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2002 年,美国共进口 216 亿美元医药,其中从印度进口约 2 亿美元,占比 1%。从 2002 至 2016 年,美国进口医药年复合增长率为 10.9%, 总额达到 920 亿。其中从印度进口占 8.1%,总额 74 亿。 2002 至 2016 年印度出口至美国的医药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 28.5%。

从仿制药角度,数据显示,印度仿制药在美国仿制药市场比例逐步提高,从 2006 年的 4.5%增长到 2016 的 11.5%。

印度被称为“世界药房”,其仿制药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美、日本等高端市场表现出色。尴尬的是,始终没能打开中国市场。

目前,在中国上市注册的印度药仅两百余个,以原料药为主。近二十年间,仅有45个印度成品药在中国获批,印度产抗癌药无一例在中国上市。印度所开通的跨境在线商城中,目前能够在中国实现网购顺畅的,也只有印度全球药房,虽然他们的药品价格便宜,能够得到中国患者的认可,但是由于进入中国市场较晚,被知晓的曝光度很少。

虽然,在中国,不被熟知,但是在印度近两年在印度仿制药电商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之所以发展的不错,还要归功于互联网时代。亦是借助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使印度全球药房快速发展为印度仿制药跨境电商平台佼佼者,且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平台积累了不少的全球用户群。

中国仿制药的发展分析

中国仿制药市场在过去十年发展迅猛,仿制药规模近5000亿元,有近5000家药企,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高达18.9万个,仿制药在处方量中占比达95%。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2-2006上半年,国内仿制药批件数量之巨大,2005年,超过1万种药品获批上市。而且,当时获批上市的药品到目前为止,依旧是市场上的主力军。

仿制药在处方量中占比达95%

长期以来,我国仿制药在与原研药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近年我国制定一系列政策,旨在药品审评审批、招标采购、医保支付等环节大力扶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优质仿制药品种。 2018 年是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通过的元年,也是我国由仿制药大国崛起为强国的起点。美国、日本仿制药市场的发展历史对于我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新的政策推动下,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仿制药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长期来看,专利过期原研药的品牌溢价将会逐渐消失,仿制药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能够实现进口替代,出口转内销以及工商一体化企业将受益,成为仿制药“红海”中的“蓝海”。

一致性评价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根据CFDA上市药品数据库批文数量统计,需要进行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约涉及11.6万个批文,原则上应在2018年前完成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涉及17740个批文、1800多家企业,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工作任务量大,时间紧迫。

一致性评价涉及仿制药品种繁多,任务量大

72家企业的82个品种已备案BE试验。截止2017年9月21日,一致性评价BE备案平台共备案82个品种,共134家备案,涉及72家生产企业。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也是仿制药生产和使用大国。从需求端来看,2017 年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达到 5000 亿元左右,占总药品市场约 40%的份额。 从供给端来看,在我国现有的 18.9 万个药品批文中, 其中 95%是仿制药批文, 所有制药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仿制药。

我国仿制药政策变革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1996 年-2015 年,以行政手段降价为主。

第二阶段,也就是 2015 年 8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标志着以鼓励创新为主的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正式开始。

第三阶段, 2017 年 10 月 8 日,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提出建立上市药品目录集,将新批准上市或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纳入。 2018 年 4 月 3 日,《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集中体现了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政策红利, 标志着“进口替代”正式成为我国仿制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长期以来,我国仿制药在与原研药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因素无外乎: “人优我劣” , “人有我无”, “人先我后”,针对以上痛点, 近年来, 我国制定一系列政策,旨在药品审评审批、招标采购、 医保支付等环节大力扶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优质仿制药品种,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仿制药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 长期来看,专利过期原研药的品牌溢价将会逐渐消失,仿制药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技术先进、 品种独特的仿制药企业将受益, 真正实现“进口替代”。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5A04OX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