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北京:自动驾驶路测需在五环外

一、北京: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需在五环外

9月4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要求(试行)》的通知。根据通知,测试道路需选择在北京市内五环(不含)外的区域道路,且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要求。自动驾驶车辆在测试道路上测试,应在白天且无雨、雪、雾等情况下,在非早、晚高峰时段。

需要注意的是,选取测试道路过程中涉及医院、消防队、地铁、学校的,应针对具体点位开展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降低交通安全风险措施,交通勤务较多的路段不宜设置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除特殊情况外,无交通标志、标线的道路不得作为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

自动驾驶在城市开放道路的测试,涉及到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小马智行(Pony.AI)在广州南沙的自动驾驶测试,是全天、全区域的开放测试,这种道路开放性就目前国内而言,也是具有领先性的,同时政府在开放的政策下,也需要承担一定的安全风险,这也可以看作是南沙引进企业的一种政策红利,毕竟目前来讲,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尤其是L4和L5级自动驾驶)还需要更多道路里程安全测试的积累,测试的路况越复杂,越有利于训练“自动驾驶大脑”变得更聪明。此次北京交通部门出台新规,规定自动驾驶测试要在五环外道路上进行,以及限制早晚高峰和特殊天气不得进行,可以说是政府部门基于对自动驾驶测试安全考虑的一种调控和管理。从广州南沙来看,虽然南沙是自贸区,但对市区而言仍是郊区,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南沙的开放道路复杂性,其实并不比市区道路低,因为还涉及到电单车、自行车等多种非机动车的并行,自动驾驶要更安全,其实还有赖于更多道路的开放,但安全,得是首要前提。

二、上海:将建国内首个Robotaxi运营示范区

刚刚揭牌成立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测试赛道,并公布了无人集卡在东海大桥上的示范应用。临港测试示范区将打造成集“测试、研究、标准、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园区,并加快车联网规划与部署,推动示范运营的落地。

此外,上海嘉定将建国内首个无人驾驶Robotaxi运营示范区,引进自动驾驶公司AutoX进行战略合作,预计2019年底至2020年初,AutoX将在嘉定无人驾驶运营示范区投放约100台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并开展试运营。

从政策、路测到运营,上海正在大力拥抱自动驾驶。在临港新片区的政策红利下,自动驾驶实现实体运营和商业化的时间会提前。政府如此支持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所有智能驾驶企业来说,是最大的利好。据悉,占地6.6万平方米的张江人工智能岛,作为上海市的重点产业园区项目也成为AI产业集聚区、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区的不二之选。从政策、技术、路测到量产运营,上海正在和相关企业加速建立完整的自动驾驶产业链部署。

三、广州:国内最长开放道路试乘RoboTaxi

近日,文远知行与广州白云出租公司、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三方共同成立的志在广州落地RoboTaxi的合资公司文远粤行举办媒体交流会,各大行业媒体在广州体验了一把国内最长开放道路试乘RoboTaxi,通过内测版本的APP,可以像网约车一样设置行程,呼叫自动驾驶车辆,不过目前为了便于管理,只支持在固定地点上下车。据悉,文远知行将于2020年在广州的限定区域开展RoboTaxi的载客试运营。

文远知行COO张力在介绍公司的规划时,特别强调了RoboTaxi业务的形容词是:广州/限定区域/载客/试运营。因为开展RoboTaxi业务,意味着背后诸多的技术挑战、政策范围、用户体验、车队规模、出行服务运营等问题需要克服,而未来的RoboTaxi业务,也会遵循着这一原则,逐步去掉其中的形容词,拓宽使用范围。业内认为,RoboTaxi不是一蹴而就的,投入巨大,想要实现盈利并不容易。粗略估算要实现盈利,至少要有上万辆车的运营规模,同时要去掉安全员的角色。这对于目前的创业公司而言,挑战是巨大的。在未来的出行格局中,技术公司、车企/Tier1、共享服务企业是三个重要的势力,要完成RoboTaxi的目标,这三方缺一不可,此外,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四、深圳:2020年中实现5G网络全覆盖

深圳市政府召开的5G建设动员大会提出,到2019年底,深圳全市建设5G基站1.5万个,到2020年8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5万个。到2020年8月底,深圳将率先实现全市5G网络全覆盖。

针对基站选址难、入场难、租金高等问题,深圳提出,免费开放政府机关物业和政府投资的各类建设项目,除配合建设5G基站的必要成本和管理费用外,不得另行收取租金。此外,对无偿开放的居民小区、社区、各类园区将优先安排建设5G基站。

为率先实现深圳5G基础设施全覆盖和独立组网,推动深圳5G产业走在最前列,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关于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及促进5G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要重点培育和建设五大5G产业集聚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龙华九龙山、龙岗宝龙科技城、深汕湾机器人小镇、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到2022年底,力争打造2个超千亿的5G产业集聚区。

五、“北斗芯”助力国产替代提速

近日,北斗卫星再拓新领域,国内首批搭载北斗芯片的共享单车在武汉投入场景应用测试,加上日媒报道北斗卫星规模超GPS,引起了网友热议。据了解,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8nm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已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北斗大规模进入乘用车辆前装市场,目前已经累计有超过200万辆车拥有“北斗芯”,让国人看到了未来芯片产业发展的实力和广阔前景。

其实,北斗在各种应用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在交通、通信、海事、电力、民政、气象等多个行业都有落地应用,而且未来还将解锁精细农业、无人驾驶等领域。随着北斗产业的“芯”势力不断扩张,逐渐形成完成产业链发展,市场新蓝海正在形成。

近年来,北斗芯片技术全面突破,占据上游、中游、下游全产业链发展,随着5G的发展和北斗芯片技术的逐步成熟,北斗产业链发展也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表示,目前我国在申请并公开的卫星导航技术领域的专利已经超过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是部分关键技术还处于你追我赶状态,围绕芯片技术的激烈竞争仍在继续。业内人士认为,国产北斗芯片产业已经成功迈进国际行列,北斗导航定位芯片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国产替代速度,在行业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在5G时代,随着北斗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打破国外依赖,实现国产替代只是时间问题。

六、山东率先建成支持北斗三省域基准站网

日前,山东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项目在济南顺利通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据悉,山东建设了124个站点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形成了基于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基准服务能力,实现了山东全省陆域及近海岛屿的无缝覆盖。后续,这张网将免费向社会提供高精度基础性服务,并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可提供不同定位精度的服务。

山东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项目于2018年启动,历时一年半,开发了基准站网服务管理软件,设计并新建数据脱密子系统,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进行了信息安全升级改造,目前项目成果已在自然资源、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了示范应用。

业内认为,山东在国内率先建成了能兼容北斗三号卫星信号的省域基准站网,实现了软硬件的完全国产化和自主可控,形成了省域基准站网基于脱密差分数据多用途服务的新模式,意义重大,具有先进示范作用。

七、电信与蘑菇车联合作探索5G车联网

近日,中国电信与车联网公司蘑菇车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5G、云业务、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建设方面携手合作,探索5G环境下车联网应用新业务、新模式。据悉,双方还将共同制定车联网信息化规划与顶层设计方案,设立应用实验室,研究5G+车联网应用场景。

中国电信正在大力推进5G技术在各行业场景的应用落地,与车联网企业蘑菇车联合作,可发挥电信在5G移动通信领域的优势,扩大5G应用落地范围;而对专注于车联网业务的蘑菇车联来说,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网络与运维、数据处理和云服务的支持,中国电信可提供稳定的通信技术,这也是车联网必要的条件。

八、Gartner公布五大新兴科技趋势

Gartner公布五大新兴科技趋势,根据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未来5至10年内对商业、社会和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主要呈现五种趋势:感知和移动性、人类增强、后经典计算与通信、数字生态系统和高级AI和分析。

其中,在感知和移动部分,其观点认为:通过将传感器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机器正在更好地了解它们周围的世界,从而能够移动和操纵物体,因此,传感技术是物联网运行和海量数据生成的核心技术。利用传感智能可以获得许多类型的洞察力,这些洞察力可以应用到许多场景中,如3D传感相机、AR云、轻型货运无人机、自动驾驶飞行器和自主驾驶L4级、L5级。

Gartner公司是全球知名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之一,Gartner每年会根据分析预测把各种新科技的发展阶段及要达到成熟所需的时间绘制在一条曲线上,这条曲线被称为“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Gartner 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有助于市场了解当下热点及未来趋势。技术创新已成为竞争差异化的关键,是许多产业转型的关键,随着颠覆性技术的不断引进,技术变革的步伐继续加快,即使是最具创新性的企业和技术决策者也必须跟上这一步伐。上一波新科技已然落地,这一波新科技正在路上。

九、自动驾驶安全该从哪入手?

如今,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实地测试阶段,而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也愈发地暴露在了我们眼前,近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百度发展研究中心和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共同编写的《中国自动驾驶安全读本》及《自动驾驶安全百问》发布。

《读本》通过七个部分剖析自动驾驶安全内涵,并对自动驾驶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保障提供了衡量维度,《百问》围绕公众关心的自动驾驶相关话题,深入地介绍了自动驾驶特性、使用方式、设计及运行的安全性、应用自动驾驶等方面的新思考。

自动驾驶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焦点,比如传感器是否可靠、自动驾驶“大脑”能否真的做到面对各类复杂路况都智能应对,以及如果远程操控汽车遭遇黑客袭击怎么办......等等,要想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行驶,自动驾驶生态系统需要攻克的首要课题就是安全问题——既包括确保实际行车安全,也包括消除人们心中对于安全的担忧,安全问题也始终是包括汽车制造商、技术公司、AI供应商、政策制定者以及学术界在内的自动驾驶生态系统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之一。有观点认为,从辅助驾驶发展到自动驾驶,不仅会大幅提升交通安全性,还会显著提高生产力,而这样的未来需要建立在传感器的基础之上。

十、博世为驾驶辅助研发AI摄像头

日前,博世为驾驶辅助系统研发人工智能(AI)摄像头,将车载摄像头提升至一个新高度。这款全新摄像头比人眼具有更强的目标识别能力,且结合了独特的多路径识别算法和用于目标识别的AI,将使得环境感知的结果更加精准可靠,提升道路交通安全。

例如,博世的工程师们让摄像头在没有路标的情况下,也能够精准探测道路边缘是否能够通过,以及即使行人没有完全出现在摄像头的范围内,摄像头也能准确识别,从而提高紧急制动的可靠性等。据悉,这款摄像头的智能来源于博世专有技术,并集成到日本瑞萨公司(Renesas)生产的V3H的芯片中。该项新技术将在2019年首次搭载应用于车辆当中。

无论是主推激光雷达还是主推摄像头的单车智能技术路线,其中都涉及到摄像头。比起坐在车中的人眼,多个摄像头叠加后的可视距范围其实更为宽阔。对于人眼来说,在视觉感知方面存在自身的弱点,如许多曾经遭遇交通事故的驾驶员表示,其视线方向虽然正确,但却没能看到其它路况,据估计,高达50%的道路交通事故都是由这个原因导致的。此外,与疲劳驾驶相比,摄像头永远不会感到疲倦,行驶数小时后与车辆刚刚起步时毫无差别。因此,如果能让摄像头更“AI”,不管对于辅助驾驶还是自动驾驶,都不失为一种福音。

想了解更多资讯?关注我们吧~~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9A082A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