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公务电动车上线让“人民出行”更便捷

1日上午,“人民出行”公务电动车项目在京上线。“人民出行”服务于日常中短途公务出行,通过电动车解决10公里内的公务通行需求。使用者无需缴纳押金,由所在单位集体购买服务或公务出行卡,审核后即可使用。(9月2日《北京青年报》)

在共享单车(电动车)营运较为普遍,北京等一线城市已相对饱和,部分区域甚至面临着发展过快、竞争同质化的烦恼,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此语境下,很多人质疑公务电动车项目的必要性,认为除了具有良好的初衷,实质效果很难达到预期。

就现状来看,共享模式成为时尚且日益常态化下,公务电动车项目依然重要而不可或缺。在普适化的共享模式下,针对公务人员等特定群体,实施精细化的投放十分关键,这既是平台公司从商业化的角度,进行细分化的市场深耕,以专业化获取市场优势的需要,也是解决特定人员出行需求,从优化供给来提高需求舒适度的需要,由此增加新的消费需求和需求增长点。

更宏观的来说,公务电动车项目的实施都有多重积极的意义,一是虑及了公务出行的特定性。公务出行带有极强的行业属性,也因其公共事务的实质要件,而使得其成本支付由公家买单。同时,在安全上对公务人员的要求更高,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就意味着其所在单位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二是突出体验舒适度放的首要性。履行公务的时间的把控极严,比如开会或者参加某些活动,都必须按时或者提早参加,而不能迟到。如果因为电动车管护不力,比如车况较差或者电量不足,影响了出行的顺畅度与便捷性,则无法获得受众青睐而被抛弃。

除此之外,公务电动车项目的运行好坏会产生更大的示范意义,基于公务身份特别是一些职级很高的人员,其选择共享电动车出行,可以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时下共享电动车的使用率已然很高,但真正用于公务或者具有公务身份的使用者还并不多,不但公务人员具有某种“特权”性思维,社会公众也采取差异性看待,把共享电动车与公务人员的身份区分开来。在交通工具类型与身份挂钩的传统观念下,包括公务人员在内的诸多群体,并未真正做到“放下身段”,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出行方式上,养成自觉使用共享电动车的习惯。

交通拥堵,出行难和环保压力大,是大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也是各方必须参与和为之努力的方向。共享电动车项目的运行,兼顾了多种利益诉求,应当得到更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数据显示,2017年1月共享单车用户所在城市分布方便, 用户多集中在一线城市中,一线城市占59.3%;二线城市占22.6%;三线城市占11.1%。客观地说,在用户量还有大量空间的情况下,要让共享单车为内容的共享服务有更高层次的提升,都有必要针对现实情况进行优化,“以点带面”促进供给侧改革。

人民出行公共电动自行车通过北斗和GPS双定位系统,发挥电子围栏作用,将有效引导百姓安全出行、规范停放的文明交通参与行为。加上“人民出行”所有车辆均是严格按照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设计定制,所有车辆均正式申领牌照,严格规范化管理。同时,“人民出行”为所有车辆购买了骑行保险。相比于既有的共享单车(电动车)项目而言,“5G智能出行”更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并通过公务电动车项目上线后的效果检验,激活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出行的舒适度,真正让“人民出行”更便捷。

文/堂吉伟德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3A0MNX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