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反刍消化”中迸发科研创新灵感

反刍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顾名思义,就科研训练而言,是指已经有目标、有倾向地寻找问题,在前期思考理解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始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

说到反刍消化,基本已经进入读论文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阶段。这是创新创意、灵感迸发的阶段,也是开始登堂入室、初步产生作品的阶段。这个阶段离不开囫囵吞枣、细嚼慢咽这两步的积累,某种程度上,前两步中的部分动作有可能与第三步的“反刍消化”形成局部迭代。比如,细嚼慢咽的时候,可能会发现问题,直接开始局部反刍。等反刍消化的时候,也有可能发现某个问题当时并未做到细致和透彻,就需要反过头来,继续细嚼慢咽。

反刍消化阶段,“半消化”的食物主要指第二阶段的创意想法,这时每个想法的可行性分析与技术论证,是消化的主要动作。到了反刍消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强化这样几个科研思维,并尽量避免误区。

打破惯性思维,多问为什么。反刍消化不是单纯的理解,而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推陈出新,进而帮助我们推衍新想法的一种科研路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

技术推演不等于逻辑证明,有效性与正确性是辩证存在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人工智能再一次推向高潮。面向行业和领域应用的大数据挖掘,给经典学科的研究范式带来巨大冲击。一个传统行业走向智慧化,需要经历电子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等四个阶段,由业务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进而方法论也从原有的严谨逻辑推理和定理证明,走向实证数据科学的新范式。这意味着,我们对应科学问题的学术研究,也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方法论要变革,科研路线和思维也要变革。

多维度对比,进一步夯实思维的缜密性。反刍消化的时候,需要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角度和层面的技术路线进行横向、纵向的多角度对比。在对比论证的过程中,科研人员能快速掌握同行的研究思路,并且定位自己的技术优势。科研创新可以简单分为三个层次,一种叫应用创新,指的是同一个技术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行业,将思维进行创新迁移;一种叫技术创新,指将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做整合与嫁接,用于解决同一个或同一类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部分技术的创造性发明;第三种叫原创创新,是最难的,也是价值最高的智力活动,从零到一,发明创造出全新的方法、原理或技术。有了这个基础认知,在反刍消化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多鼓励和肯定自己的灵感,进行不同层次的创新活动,进而逐步建立科研成就感,慢慢形成专业的“真知灼见”。

(摘自12月16日《中国科学报》发表的李晓瑜撰写的《“反刍消化”中迸发灵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224A07J8U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