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写日记,让孩子抓住身边的“金子”

图中的这位帅哥是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家----胡适。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在北大讲学时,毛泽东作为学生曾去听过胡适的讲课。在当时,胡适是中国文坛的领袖,毛泽东跟胡适比起来算得上是默默无闻的小字辈。胡适一生衣食无忧,他有个很好的习惯,坚持写日记。今天,他的日记很大一部分已经结册出版为《胡适日记》,人没了,钱还没花了。他的后人还在拿版税。

日记中的部分内容是这样的:

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看完这些,让人大跌眼镜。难道这样的笔墨都可以出书,还拿稿费拿到手软?

肯定不是的。胡适在成名前曾旅居美国多年,潜心求学,才有所成就。不可否认的是,日记是他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缺少了日记里日常点点滴滴的琐碎,没办法提炼出真实、纯粹的文字。有很多文学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季羡林、鲁迅、郁达夫……日记是这些人文字创作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他们赖以成名的磨刀石和练武场。

隽隽自从上学后,也开始了写日记,为的是增加他对课堂学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起初是妈妈代笔,后来转为他自助记录,有些字他不会写,就用手机语音识别。我很高兴他能去做这件事,倒不奢求成书出版,成为作家。只因为通过写日记,可以提供写作素材,锻炼孩子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写作创造能力。

附隽隽日记一篇:

文字能力可以做商推软文、网络小说、PPT宣传,有很多用处。这些事情都是人工智能无法批量生产的。即使将来机械AI高度发达,手握一支“妙笔”,也处处可生花。

而且,写日记真的可!以!赚!钱!国外有,国内也有——《小屁孩日记》已经再版数次,美国版还被拍成了多部电影,原书作者真正是赚的盆满钵满。

这个火柴头小屁孩的形象很熟悉吧?

这就是美国编剧、制片人、演员杰夫•金尼笔下的《小屁孩日记》的小主人公——格雷。

《小屁孩日记》是一本漫画与涂鸦加上文字说明的另类日记。刚上初中的小伙纸格雷在他的日记记录了很多有趣的日常琐事(比如如何驾驭充满冒险的中学生活,如何巧妙逃脱学校歌唱比赛,最重要的是如何不让任何人发现他的秘密),还插画了很多漫画。

该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全美校园的阅读风潮,因为故事里不停冒出来的鬼主意和诡辩实在让人忍俊不禁,迫不及待地想读完全书。校园里的那些好笑的事情和心理感受也让读者觉得好像就是自己在写日记一般。连续三年都位居《纽约时报》的畅销儿童读物。

如果英文版对你来说稍有难度,我们还贴心的找到了中文翻译版,可以一睹为快了!

无独有偶,现代出版社的编辑们编纂了中国版的《小屁孩日记》。延续了美版《小屁孩日记》的幽默活泼、贴近生活,创造了一个中国版的小屁孩形象——朱尔多。

这套丛书进行了图画化开发,使用了原版旁白、对白的形式,内容更接近中国孩子的生活,整合传统漫画和绘本的优点,穿插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并且大胆选用了灰度线图和双色印刷这种形式既提高了全书的视觉冲击力、层次感和活泼度,又有助于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还能保护孩子的视力。

阅读的年龄段也从初中生降到了学龄前到整个小学阶段。

周到的注音版设计,刚好适合学龄前后的孩子练习自主阅读。

中国版的《小屁孩日记》陆续出版了很多个系列:

男生版、女生版、男生女生版、小屁孩上学记、爱上阅读、二胎版(活宝兄弟)等等。

其中《小屁孩日记·为什么都是我的错》中的故事《长高》还于2016年被新加坡教育部选入了小学华文教材,放在新编的小学华文《欢乐伙伴》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新加坡华文教材的出版社编辑说:“《长高》这个故事幽默地写出了孩子想快点儿长高长大的心理,生活气息浓厚,故事生动有趣,用作课文会让孩子们感觉特别亲切。”

隽隽小学的品德课老师每节课都会给他们讲两个《小屁孩日记》里的故事,因此成为同学们最喜欢的老师,没有之一。

下面选取各版本几段有趣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长高篇

活宝兄弟篇

有时候我叫他“烦人精”、“讨厌鬼”、“癞蛤蟆”……偶尔不多的时候我也会叫他“弟弟”。我以为他只是暂时来我家串个门,过一阵子就走了。没想到,他会一直住在我家。妈妈说,他会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这真是太可怕了!我还没来得及准备好呢。你知道的,每个家庭里怎么可能出现一个“小怪物”,然后一直赖着不走呢?唉,真不知道怎么才能摆脱他!他从一个只会大哭大叫的小怪物,长成了一个怪物。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没有摆脱掉他。

好吧,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吧——

哈哈,有没有点像隽隽的日记呢?

《四年级麻烦多》之外星家教篇

大多数的写作训练都是从第一人称的叙事开始的,因为第一人称的日记体是最简单易行的,其他的文体孩子要学习、模仿是有难度,有断层的。毕竟没有什么比自说自话、想啥说啥更简单的。

所以,想培养孩子进行语文写作,就从引导孩子多看一些日记类作品、写日记着手。别让触手可及的“金子”从孩子身边溜走。也许明天,你家宝宝曾经幼稚、好笑的文字将见证下一个“胡适”的诞生。

欢迎关注隽茉爱读书,一个分享优秀童书和教育理念的公众号。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8G0HJ7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