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高岛屋“回心转意”,新消费场景的重新结构或为其带来转机

零售百货公司高岛屋23日午间发布公告,称由于得到了物业业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长宁区相关部门的协助,重拾信心继续经营,因此将在8月25日以后继续正常经营。

据报道,高岛屋称,上海高岛屋今日起将重新启程,致力于实现更加优质百货店的目标,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从6月24日下午宣布“关店”以后,上海高岛屋并未暂停营业,但受“关店”影响,在7月底推出了全馆折扣活动,部分品牌折扣2折起,活动时间从7月31日持续至8月25日。此外,高岛屋在6月24日起还提醒,商场会员要尽快使用礼品卡和VIP积分。在8月23日的公告中,上海高岛屋方面并未提及,对后续商铺和会员的处理办法。

由于此前结束营业的通知非常突然,导致上海高岛屋不少商家措手不及,并已经开始寻找新商业铺位。据界面新闻了解到,此次恢复营业的通知也没有提前通知商家。

成立于1831年的高岛屋(Takashimaya)最初是一家织品零售商,由创始人饭田新七在日本京都设立,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2012年,高岛屋进入中国在上海古北地区开设商场,特色卖点是独家进口大量的日本产品。

定位高端百货店,选址也在上海日本人、韩国人等聚居的长宁区古北商圈,销售商品以高端品牌为主,除日本美妆品牌C.P.B、POLA和一些日系服装品牌专柜外,还设有进口超市、有机餐厅等。

可是,上海高岛屋经营处于持续低迷状态。“因受当初未能预料的消费结构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实体店消费低迷等原因,门店继续经营下去已极为困难。”上海高岛屋在此前关店公告中称。

2013年,上海高岛屋为了更好地发展重新调整品牌,增加兰蔻、HELLO KITTY下午茶、满记甜品等大众知名度较高品牌,并大量招商独家品牌,且引入儿童俱乐部、母婴室等服务,高岛屋还希望借助上海高岛屋来强化电商业务。

可惜,品牌调整并不十分成功,到2014年,整改过一轮的上海高岛屋百货依旧没有摆脱人气低迷的瓶颈。据第一财经报道,当时的上海高岛屋百货店内1至7层顾客稀少,仅仅地下1层的超市还稍有些人气。彼时,甚至部分楼层有些商铺已经撤离了。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郭歆晔表示,上海第一八佰伴和大丸百货初期曾由日本公司主导,但后期都已改由中国公司负责运营。日本公司直接管理的结果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弊病,本土化做得不够到位。

究其原因,有人总结为:

选址不慎:虽然地处古北,邻地铁口,云集了高端小区、高级写字楼,但受周边天山、虹桥等更大商圈“虹吸效应”影响,导致项目单打独斗,人流不佳——以此失了 “地利” ;

时机不佳:自2012年高岛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这7年正是电商崛起的时代,百货业正面临洗牌,不像老牌久光百货有深厚客户基础——以此失去了 “天时” ;

定位不准:周边虽聚集了高端住区,但居民多是家庭型消费,与高岛屋的高端百货定位不符合。且运营为日本团队,不接地气,营销低调,知晓度低——以此失去了 “人和” 。

事实上,在庞大的外资百货军团中,高岛屋并不是首个在中国碰壁的。

去年初,来自英国的马莎百货在关闭了中国内地所有门店后,还把中国港澳地区的业务转手卖给了特许经营的合作伙伴,并且关闭了马莎天猫旗舰店。这意味着马莎百货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另外,2018年英国快时尚品牌New LOOK也黯然退出。2019年,美国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关闭了上海南京东路旗舰店,退出中国。

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此前统计,2018年初以来发生的主要零售并购重组案例中,与百货业相关的超过一半,例如银泰百货全资收购西安开元、广百和友谊合并、首旅集团整合王府井、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等。

这些并购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行业集中化加速,二是向上游渠道延伸。在业内人士看来,整合重组将加速本土百货行业的转型升级,此后,行业整体经营情况也将得到改善。

秦朔也曾分析到,个案背后反映的,既有中产阶级客户的需求转变,也有“新零售”的模式革新,既有商业地产过剩后的挤出,也有新消费结构带来的商业模式转型。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瓦解“旧世界”的商业逻辑。消费结构的变化,迫使企业发现登陆一座数学与美学并行的商业“新世界”。他总结为,这个路径的起点,还是那个问题:如何让商业更有效,更幸福?笔者认为有两条交叉的路线,可以同时启动:

更高效的消费——新零售。

更幸福的消费——新体验。

秦朔表示,未来大体量的综合体将进行整合归并,由几个商业寡头分而治之;而小体量的社区商业则出现集中井喷。社区商业的开发、运营点应该体现在“幸福”之上。当下,城市中人们的幸福感,往往来自于简单、健康、环保,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交流与分享。

在笔者看来,高岛屋不走的现实情况,恰恰反映出中国新消费场景的变化。在满目追求线上流量的潮流逐渐退却,线下新势力重新结构消费场景的当下,高岛屋逐渐符合了上述中的“天时”。

在翻新“杂货铺”的现在,几种模式被称为是成功的,一类是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模式;一类是盒马鲜生模式,还有一类就是名创优品模式,当然,还有一种就是“舶来品”模式,如山姆会员店、costco。而今,costco等被资本和市场连续吹捧,高岛屋迎来新的市场转机。

未来是否改迁,是否升级消费场景,或许摆在高岛屋面前的一大选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3A0I3CN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