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银川出台首个互联网诊疗服务规范

疫情下,互联网医疗借势走上了快车道。但在发展过程中,医生无需问诊在线“秒开”复诊处方、无处方却能成功下单处方药等问题暴露出来。

8月20日,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出台了全国第一份《互联网诊疗服务规范(试行)》,对互联网诊疗服务做出了清晰规定。《规范》强调了技术手段的适度使用,禁止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全代替医师进行问诊、书写病历、开具处方等诊疗行为。此外,平台账号仅限于医师本人使用,助手、护士等人不得以医师的名义从事诊疗行为。比起国家卫健委《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中“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加强医务人员管理,银川的新规具有更高的强制性——人脸识别等技术“应当”被用于加强医师管理,确保医师本人确诊。

《规范》还要求,医生不得将患者引导至互联网医院以外无法被监管的地方,比如微信、QQ等;互联网医院应设置评价功能,不能删除“差评”。

“对于互联网医疗,我们既要大力扶持,又要防止野蛮生长。我们不想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一些事情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既想让互联网医疗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就医方便,解决目前的痛点、难点,又要防止互联网医疗对群众造成一些伤害。”银川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飞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828A02AS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