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任正非就预料到了《华为的冬天》。
尽管华为在2000财年,以销售额220亿元、利润29亿元,高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但是2001年初,不喜欢和媒体打交道,低调和睿智的任正非,却写下《华为的冬天》,在员工内部大谈危机与失败,可谓发人深省。
2020年5月,某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8月,进一步收紧了对华为获取技术的限制,将华为在全球21个国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2020年的华为都太难了。
但是再难,作为中国最值得骄傲的公司,华为都会披荆斩棘、勇敢前行。
2019年,在一次记者访谈的连线中,余承东曾向任正非抱怨:“因为某国的商业制裁,华为今年的终端销售完不成了。”任正非立刻说了一句:“余承东,你脊背没有挺直。”无论谁看到此情此景,都会感到热泪盈眶,心中喊一句:华为加油!
很多人问:华为为什么不自己造芯片呢?
华为的研发能力当然毋庸置疑,比如在科技领域,技术实力强的中国企业,往往是这个技术国外有,我也有,虽然落后一两代,技术规格低一些,但是便宜、能用;但是对于华为来说,在大多数技术业务涉及的领域,即便是在世界领域,都要更好、更强,甚至是更贵。但是芯片制造,对于华为来说还是太难了。
为什么每一次经历重大危机,华为都会变得更强?
华为2019年的营业收入是8588.33亿元,是2000年的39倍。
可以说从1987年,华为公司注册,员工14人,注册资本2.1万元开始,直到2020年的33年里,华为的业绩始终都处于上升趋势,只在2002年出现过短暂的回调。显然,华为的辉煌经历,是前所未有的史诗级和教科书式的成功。
任正非曾经总结过狼的3个特性,对于年轻人的创业和职场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1、敏锐的嗅觉。
对于创业和经营来说,敏锐的嗅觉,或者说商业头脑,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信息差。我们做生意,最关键的是融入到相关行业的商业圈子里,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行业资讯和经营模式,甚至是利润点。这肯定比一个人埋头苦干,只知道闭门造车要强得多。
其次是敏感。有商业敏感的人,能够精准地发现所在行业中的细分领域。当然,商业敏感来自于对行业知识、技能和动态的独特把握,如果没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哪怕有人将能够大赚一笔的商业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会漠视、轻视,甚至是不屑一顾,导致错失机遇。
最后,善于挖掘商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互联网应用和实践层出不穷,很多人在创业和经营中感叹行业竞争激烈残酷,却鲜有人去尝试结合自身优势,挖掘隐藏商机,开创新的领域和方向。很多年轻人不想找工作,就想着开个奶茶店和孕婴店,但是真正会做生意的人,他们的想法和思路,是菜鸟新人们怎么也想不到的。
所以在企业运营中,想要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嗅觉敏锐、有商业敏感,善于挖掘商机,才能像华为一样,在世界商圈里披荆斩棘、渡过难关。
2、不屈不挠的精神。
华为的“狼文化”,是对职场人士的最高评价。
因为狼这种动物,天生就凶残顽劣、不屈不挠和勇往直前。而这些特性放在职场中,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职业品质。
不少初创公司都会模仿华为,把“狼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温和恭敬的人情社会,冷血残酷的“狼文化”,为什么会在商界和职场上备受推崇?
英国动物学家绍·艾利斯曾经说过:“在哺乳动物中,最有情感的是狼;最具韧性的是狼;但最有成就的还是狼。”
而任正非认为:“做企业就是要培养一批狼!”在华为公司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车间、厨房和卧室都是公用的,睡觉的床铺不够,就用床垫来凑,老员工们都是忙累了就睡,睡醒了再干,这就是华为始终引以为傲的“床垫文化”。
实际上,创业和职场,最需要员工不屈不挠的精神。一个个曾经辉煌无比,却又黯然退场的巨头企业,都在无时无刻地警示着我们:如果无视市场变化,不关注用户,总是急功近利,或是反应迟钝,都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灭顶之灾,再大的企业也不例外。
3、群体奋斗意识。
“狼文化”的关键,就是对自己要狠!
身在职场,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敬业自律;要有目标和野心,不能光盯着眼前的工作。只有拥有一颗摆脱平庸的心,保持饥饿感,我们在工作中才能永不知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不管是创业经营,还是求职就业,大多数在学业和事业中如鱼得水、蒸蒸日上的“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因为他们的长相俊美、头脑聪明,而是他们比其他人更能坚持。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曾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公司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所有职员的群体奋斗。所以我们不能只是个人表现优异,能做出成绩,就居功自傲、不可一世。企业想要发展、个人想要进步,就必须懂得和别人协同工作,将自身融入在团队里,头脑冷静地应对复杂的状况,不要碰到挫折就退缩,遇到批评就畏惧,才能干好我们的工作和事业。
正是“狼文化”,让华为在33年里,有底气去披荆斩棘、顽强不屈地应对危机。
显然,华为拥有领先于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危机意识和企业文化,因而能够在超级大国的各种限制和禁令下,也能够越挫越勇、越变越强。
但对华为来说,最大的危机不是眼前的危机,而是能否坚持自己;最大的对手也不是外国和同行,而是镜子里的自己。
危机并不遥远,死亡却是永恒。
等到《华为的冬天》过去了,中国的春天也就不远了,华为加油!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