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无人车出了事故,谁负责?

科技时代,我们更加怀念温暖邂逅的时光

全文共2666字,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当你换上一套帅气西装,坐在自动驾驶中的雪佛兰的副驾驶座位上,意气风发地准备接女朋友约会去。车正要变道,突然一辆本田摩托从后方上来,与你的雪佛兰发生剐蹭。你下车准备和对方理论,交警也赶来,不过,这起无人驾驶车的事故要如何认定?

这个场景就发生在2017年12月的美国旧金山。虽然最后警方认定,这起事故的责任方并不是无人驾驶汽车,而是摩托车主,因为后者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试图超车并通过右侧的另一辆车,但同样引起人们对无人驾驶车安全性的担忧,和对无人驾驶车的事故责任认定的关注。

接二连三的无人驾驶事故

加入无人驾驶车研发的科技巨头已有十来家,其中谷歌的名气最大,2010年就正式上路测试。一份报告称,谷歌的无人驾驶车6年里跑了320万公里,曾与小汽车、商务货车、大巴车、公交车遭遇18起车祸,而且总被追尾。但这并不是说无人车是受害者,其中和公交车的事故,还得它自己背锅。

对自动驾驶同样充满热情的还有特斯拉,但热情一不小心就成了事故。2016年5月,他们的自动驾驶车就闹出了人命。车主是特斯拉的狂热粉丝,还是美国前海豹突击队队员。

特斯拉在autopilot状态下与货车相撞,车主不幸死亡

类似的无人车事故国内也没能幸免。2017年中国智能汽车大赛上,一无人驾驶车在躲过“行人”后,偏离了主路,冲过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撞上了人行道上的树木。

去年7月,在拉斯维加斯上线了 Navya Arma 无人驾驶小巴。发车仪式结束,媒体和吃瓜群众开始上车体验。意外的是,这辆车在 2 小时后就撞了…

有媒体为我们还原了车祸的场景:这辆无人驾驶小巴开的并不快,约 30km/h,行驶非常谨慎,只要有人在前方就会停下等待。拐弯时,等车少了才会前进。

车祸发生前,小巴车前方有一个拖曳式卡车,当时卡车要倒车进入一条小路,小巴和卡车呈垂直方向,小巴按照程序停车等待。由于卡车要进入小路,于是卡车开始打方向倒车(和停入垂直车位差不多),这时卡车右前轮离小巴越来越近,直至发生刮擦。

由于小巴没动,卡车倒车速度也很慢,所以双方损失不大,小巴覆盖件凹了一块。最终,交警判定是卡车责任。

后来,这辆小巴车的运营方 Keolis 公司的一位 VP 表示:Navya 的无人车有倒车功能,但这次失效了。这辆车同样有喇叭,但这次同样没响…

不过反过来说,即使是人类司机,能够立刻挂倒挡躲避卡车的,也没几个人能做到。不过,起码能按个喇叭吧?虽然读芯君看着百度的Boss李坐着无人驾驶车在五环上奔跑挺潇洒,但每每听到无人驾驶车又双叒叕发生了,还是觉得命要紧,要啥无人驾驶啊。

无人驾驶出车祸,谁来担责?

交叉路口是交通事故频发地带。在美国,21%的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以及50%的造成重伤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交叉路口。谷歌曾向公众解释无人车如何躲避车祸:

在上图的示例中,一名骑车者(淡蓝色方框)想要趁着绿灯闪烁之际冲过路口,一辆左转的汽车(进入路口的紫色方框)没有看到这名骑车人,在绿灯亮起一刻发动汽车,差点撞上了骑车人。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预测到了骑车人的行为(红色路径),直到骑车人安全通过路口才开始前行。

尽管无人车非常“聪明”,但无人车相关的车祸仍在频发。所以除了安全,人们关心的另一大问题是,一旦发生车祸,谁负责?驾驶座上的人?车主?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系统程序猿?还是保险公司?或者由各方分担责任?如果各方分担责任,比例怎么定?

事故责任认定多参照法律规定,大多数国家的立法还没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并不完善,也不完全适用。不过,一些国家已经有了相应的法律或指南可以作为参考。

德国:车主负责

德国2015年新的道路交通法规定,车主责任的成立不是基于过失,而是基于其对车辆的所有权。即使车辆处于自动驾驶模式,驾驶车主仍然要承担责任。不过,如果能证明驾驶车主是合法地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承担事故责任后可以向制造商追偿。

美国:制造商、车主、驾驶员,谁负责不一定

美国在2016年发了新的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但具体的认定在各州有不同,只有少数几个州明确了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问题。马萨诸塞州规定,制造商对于自动驾驶造成的事故承担过错责任。密歇根州规定除汽车生产中的缺陷所导致的损害外,制造商不对任何其他损害承担责任。纽约州规定所有制造商、车主和驾驶员都得对事故承担责任。

英国:保险公司负责

据说以路况差出名的英国,立场是确保受害者总是能从保险公司处获赔,即使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保险公司为无人驾驶事故负责。受害人可以直接要求汽车保险公司赔偿,而保险公司可以向事故责任方追偿。如果事故发生时车辆正处于自动驾驶模式,且车辆操作者或所有人对此无过错,则最终责任将由制造商承担。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交通问题上,实际情况总是比法律规定的要具体和复杂。驾驶员、车主、汽车制造商、无人驾驶系统提供方、保险公司,很难用一个统一的唯一标准来认定事故责任。

即使是自动驾驶模式,驾驶员依然可以中断操作,改成手动驾驶,那就需要认定事故发生时究竟是自动还是人工。如果驾驶座位上坐的并不是车主,而是借的,就又涉及到新的认定。如果中途系统故障,似乎系统提供方该负责。无人驾驶车和有人驾驶车/行人发生事故,且对方操作不当,无人驾驶车需要怎么负责吗?

学界有观点认为,由于人工智能产品是在无人或者少人状态下进行工作,人的参与性较低,因此确定责任人具有一定特殊性,但是,即使无人少人,也是在人的参与下进行的,这样便可以进行法律上的“归责”。

按照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生产与使用的逻辑顺序,其责任主体可以归为产品设计研发者、产品生产者、产品销售者、产品运行的操作者和相关监管机构等。也就是“出事故谁控制谁负责,程序员与驾驶员应负连带责任”。

所以,既然情况复杂,那就还是一句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读芯君开扒

提高驾驶安全性才是根本

无人驾驶给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带来了新的挑战,无人驾驶已经上路测试了,但相关的法律却还不完善,将带来更多的滞后和混乱。

现在的无人驾驶车还不够精准,速度也比较慢,在突发情况和复杂路况面前,应变能力不足,特斯拉自动驾驶致死事故就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事故责任认定永远是事后追补,最根本还是要提高驾驶的安全性,防患于未然。

读芯君认为,无人驾驶的研发不是让所有车都无人驾驶,而是让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到有人驾驶的车里去,提高人工驾驶安全性,逐步实现向无人驾驶的过渡。

悲观一点来说,无人驾驶的困难比机遇要多,从技术应用到产品研发,再到无人驾驶的普及,将改变全球的道路交通、城市形态、监管体系乃至各项社会制度,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或许未来 100%安全的无人车永远不会出现,那么你还会不会选择乘坐无人车?这样的顾虑,也许就和你现在坐飞机的心理一样。

留言 点赞 发个朋友圈

我们一起探讨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六个太阳

参考文献:

http://www.kwm.com/zh/knowledge/insights/self-driving-cars-who-will-be-liable-20170829

http://robot.ofweek.com/2017-07/ART-8321206-8500-30154554.html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7G08KL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