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脑+AI助力医学诊断!颅内动脉瘤AI辅助诊断系统面世

动脉瘤是什么?AI与动脉瘤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10月11日,2020年中国卒中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正式拉开序幕,与往年截然不同的是,今年是以一场精彩的“动脉瘤AI挑战赛”作为开场,来自全国各地10余家不同层级医院的不同年资医师,奉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脑与智能的巅峰碰撞与完美结合。

据了解,颅内动脉瘤(以下简称“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中国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有7%的35至75岁的中国成年人患有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较差,致死率约为35%-40%,且90%的患者在破裂出血之前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动脉瘤被形象的称之为埋在大脑里的“不定时炸弹”。针对低破裂率和破裂后的高致残、致死率,动脉瘤的检出和检测至关重要。目前,一方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动脉瘤的识别率有所提高,但诊断能力受限于临床医师的个人经验,诊断难度大,且耗时长;另一方面,在广大的基层医院,普遍存在医生由于缺乏经验,对动脉瘤的识别出现误诊、漏诊及过度治疗。

基于以上问题,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主导,神经介入中心、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共同协作执行,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研究室主任李佑祥及天坛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影像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亚欧联合发起,开发出基于CTA的BioMind颅内动脉瘤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希望以此为广大基层医院提供有力的帮手,更好地实现动脉瘤的早识别、早干预、早诊疗”,王拥军表示,“帮助广大基层医生尽早检出并筛选破裂风险较高的动脉瘤患者、并对其及时治疗,这是开发动脉瘤自动识别AI软件的初心”。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挑选出来有代表性的9家三级和6家二级医院的16名选手参赛,经过两轮紧张而激烈的比赛(均为“人”与“人+AI”两组)。最终主持人宣布比赛的结果:无论是动脉瘤诊断的准确率,还是诊断时间和形态学参数测量,均为“人+AI”组获胜。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并不意外”,项目PI李佑祥如是说,“上万例高质量的数据,天坛医院高年资医师制定诊断“金标准”、高水平标注及质控规范,BioMind国际领先的算法模型,最终实现动脉瘤的准确识别和定位,自动化输出动脉瘤大小等形态学参数,为医师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信息,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方案”。“通过邀请全国各地不同层次的医生,利用刚刚开发的动脉瘤AI辅助诊断系统,结合医生的诊断技术,与单纯的、传统的人工识别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目前AI技术在动脉瘤CTA诊断领域的应用价值。”

同为研发项目发起人的刘亚欧强调说,“人工智能的研发离不开三点,教得好、学得会、经受得住历练。如果说它是我们的孩子,我希望它能够经历住风雨,成长起来”。

“我刚刚答题快的原因是选择了相信AI,所以在它的辅助下能够迅速地找到病灶的位置,我希望它能发展的越来越好,更好地帮助医生造福患者。”在公布个人比赛得分后,取得优异成绩的参赛选手原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表示,“我之所以来到这里参赛,就是想看一下医疗AI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今天我感受过后感觉很欣喜。”

2018年,国家中心首次发布全球首款神经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BioMind“天医智”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2019年,发布了BioMind脑血管病诊疗辅助决策系统;今天,发布的BioMind颅内动脉瘤AI辅助诊断系统,通过比赛的结果,预示着颅内动脉瘤AI辅助诊断开启了又一个里程碑。

在比赛现场,王拥军隆重宣布,由国家中心研发的BioMind“天医智”的颅内肿瘤磁共振影像辅助诊断软件已于今年的6月12日斩获国内首张AI“影像辅助诊断”NMPA三类证。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蒋若静

编辑/李晓萌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011A06ZC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