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国眼看着中国蓬勃发展,大有GDP超过美国GDP的70%的趋势。
要知道,当年日本GDP到达美国GDP的70%之后,美国就主动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从各个方面打压日本经济,使得日本进入了失落的30年。
坊间一直有个传闻,美国不允许世界上任何国家的GDP超过自己GDP的70%,谁超过就搞谁,不管这个国家是敌人还是朋友。
2018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了13.608万亿美元(900309亿元人民币),美国GDP为20.494万亿美元,中国GDP总量是美国GDP总量的66.41%。
因此,在2018年,美国果断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同时在2018年12月1日通过加拿大逮捕了华为高管,创始人任正非的女人孟晚舟。
此时的美国,把华为当成了法国的阿尔斯通,意图通过逮捕华为的高管,让华为屈服,从而让美国的公司瓜分瓦解华为,达到打击中国高科技公司的目的。
可惜,让美国没有想到的是,华为不是阿尔斯通,中国也不是法国,孟晚舟也不是皮耶鲁齐,华为和中国都没有屈服在法国的淫威之下。
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打了几年也没有效果。
最终贸易战没有收到美国想要的效果,孟晚舟也在中国政府的积极运作之下,逃离了美国的魔掌,平安地回到中国。
一计不成之后,美国再施一计。
2020年,民主党拜登上台之后,美国开始集中精力打压中国的芯片行业,先通过限制华为使用美国设备与技术,让华为手机失去了高端市场,苹果手机从此牢牢占据高端手机的榜首,无人能撼动。
接着,美国看到这一招有效之后又签署了一份芯片法案,开始着手全面支持中国的芯片行业。
芯片法案签署之后,美国还不满足,前段时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制裁,直接限制中国所有的芯片企业获取美国技术,甚至还限制美国籍的人才在中国的芯片企业工作。
这些组合拳就像七伤拳一样,招招致命,可出拳之人也会受到反噬,自身也会内伤严重。
而中国好像在用太极拳来抵挡美国的七伤拳一样,以柔克刚,不急不慢,按照自己的节奏出牌。
面对美国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中国芯片行业肯定会受影响,可影响也是有限的。
中国是世界上芯片销量最大的国家,即使美国自己能造出芯片,自己也消化不了,最终还是要卖给中国。
说真的,中国有些芯片企业还真的要感谢美国对中国芯片的制裁。
就拿紫光得瑞来说,企业成立于2015年,2018全年收入只有区区14000元,却亏损4000万,有股东闹着要退出,要把股份低价卖了,已经处于濒死状态。
结果到了2020年之后,美国制裁中国芯片,芯片行业马上成为热点,2021年紫光得瑞直接拿了1.4亿的投资,瞬间满血复活。
现在中国的芯片行业正处于风口期,有大量的芯片企业,虽然有些差的,骗钱的最终会被淘汰,可最终还是会有几家真正做事的企业成长起来。
到时候,芯片行业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不过,最近芯片行业被美国打压,中国的企业确实很难受。
但你以为美国就只打压中国的芯片行业吗?
如果这样,那你就太低估美国了。
在打压中国芯片行业取得一定成就之后,美国下一步打压的中国行业肯定是汽车行业。
今年8月份,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当月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同时也是今年累计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2022年8月份,日本汽车出口29万辆,而中国汽车出口达到30.8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9月我国汽车出口量为30.1万辆,不出意外还是会继续超过日本。
除了单月夺冠之外,中国汽车出口累计已经超越德国成为第二,预计明年可以超过日本成为第一汽车出口国。
中国要想成为工业强国,就必须成为汽车强国,日本和德国就是这样。
要知道,汽车工业是日本第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占到整个工业产值的近40%,占日本经济总体量的8%,每年为日本提供了542万个就业岗位。
日本汽车公司最普通的员工年薪可以达到68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4万元。
如果这五百多万的就业岗位是中国员工的呢?
那中国就可以增加五百多万的中产家庭,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现在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崛起,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和特斯拉扳手腕的就只有中国。
如果能拿下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车份额,我相信中国离发达国家就不远了,到时候中国的GDP恐怕也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可这是美国可以忍受的吗?
所以,美国对中国的下一步打压的目标必定是中国的汽车行业。
希望中国的汽车行业相关的人要做好准备,比亚迪的高管们也要谨慎前往美国,千万不要低估了美国的无耻。
为了打压中国,美国再无底线,再无耻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汽车的材料、芯片、电池、系统、核心元器件等等,都可能是美国打压的重点。
中国的汽车行业一定要未雨绸缪,做足充分的准备,让自己不会在美国的制裁中手足无措。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