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内容审核中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以下是主要介绍:
自然语言处理(NLP)
- 文本分类:将文本自动划分到不同类别,如判断新闻是政治、娱乐还是体育类,也能识别内容是否包含违规信息,像色情、暴力、仇恨言论等。
- 情感分析:判断文本表达的情感倾向,如积极、消极或中性。在审核中可识别负面情绪的极端表达,预防潜在风险。
- 命名实体识别:识别文本中的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等实体。能发现涉及敏感人物、危险组织的内容。
- 语义理解:深入理解文本含义,处理隐喻、讽刺等复杂表达,准确判断内容是否存在违规。
计算机视觉
- 图像分类:对图像整体内容进行分类,判断是否包含违规元素,如色情、暴力、恐怖图像。
- 目标检测:定位图像中的特定目标物体,检测是否存在违规物品,如武器、毒品等。
- 图像分割:将图像中的不同物体或区域分割开来,精准识别违规部分,比如在复杂场景中识别色情图像的关键部位。
- OCR技术:将图像中的文字识别出来,以便对文字内容进行审核,常用于识别图片中的广告、标语等文字信息。
语音识别与合成
- 语音识别:将语音内容转换为文本,然后利用NLP技术进行审核,适用于对音频内容的审核,如有声读物、语音消息等。
- 声纹识别:通过分析语音的特征来识别说话人身份,在一些场景下可结合内容审核,判断特定人员是否发布了违规内容。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 监督学习:使用大量标注好的数据训练模型,让模型学习正常内容和违规内容的特征,从而对新内容进行分类和判断。
- 无监督学习: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异常,可用于检测新型违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可能没有标注在训练数据中。
- 深度学习:构建深层神经网络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用于图像和视频审核,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变体(LSTM、GRU)用于文本和语音审核,能自动学习数据的深层次特征,提高审核准确性。
知识图谱
- 构建关于人物、事件、组织等的知识网络,将审核内容与知识图谱关联,识别潜在的风险和违规行为。例如,当出现与已知诈骗团伙相关的人物或事件时,能及时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