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国内外一些主要的数据安全合规法律法规:
一、国内主要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 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了网络运营者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责任,如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它为我国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奠定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 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数据安全的法律,规定了数据处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数据安全监管体制,强调了数据的分类分级保护、重要数据出境安全管理等重要制度,旨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 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聚焦于个人信息保护,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处理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赋予了个人对其信息的一系列权利,如知情权、决定权、查询权、更正权等。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 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它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规定了运营者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特殊责任,包括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制定应急预案等,以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数据安全。
《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
- 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针对汽车数据处理活动,如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等在收集、存储、使用、共享汽车相关数据(包括车主个人信息、车辆行驶数据等)时的安全要求进行了规范,旨在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共安全。
二、国外主要法律法规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 于2018年5月25日正式生效。它适用于所有处理欧盟公民个人数据的组织,无论该组织是否位于欧盟境内。GDPR对数据主体的权利(如被遗忘权、数据可移植权等)、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的义务(如合法、透明、安全地处理数据等)进行了严格规定,并且设定了高额罚款机制,对全球数据隐私和安全法规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
- 2020年1月1日起生效。该法案赋予加州居民更多控制个人信息的权利,包括了解企业收集哪些个人信息、要求企业删除个人信息等。它主要针对在加州开展业务的企业,对企业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进行规范,虽然与GDPR存在一些差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的数据隐私保护立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