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技术百科首页 >云原生部署 >云原生部署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云原生部署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词条归属:云原生部署

云原生部署的基本流程如下:

一、代码开发与准备

  • 代码编写

开发人员根据业务需求编写应用程序代码。在云原生环境下,代码结构通常要适应微服务架构,将功能拆分成多个独立的模块或服务。

  • 依赖管理

确定并管理应用的依赖项。对于不同的编程语言,使用相应的依赖管理工具(如Python的pip、Node.js的npm等),明确列出应用运行所需的库、框架等依赖,并确保版本兼容性。

二、容器化

  • 选择基础镜像

挑选合适的基础镜像来构建容器。基础镜像可以是官方提供的操作系统镜像(如Ubuntu、Alpine等),也可以是特定编程语言的运行时镜像(如Python、Node.js的官方运行时镜像)。基础镜像应满足应用运行的基本环境需求并且尽量小巧。

  • 编写Dockerfile

使用Dockerfile定义容器的构建过程。在Dockerfile中指定基础镜像、将应用代码复制到容器中的位置、设置环境变量、安装依赖项以及定义容器启动时要执行的命令等操作。例如:

FROM ubuntu:latest(指定基础镜像)

COPY. /app(将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复制到容器内的/app目录)

RUN apt -y update && apt -y install python3(更新包列表并安装Python3)

CMD ["python3", "app.py"](定义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

三、构建与测试容器

  • 构建容器镜像

使用Docker命令(如docker build)根据Dockerfile构建容器镜像。构建过程中会按照Dockerfile中的指令逐步创建镜像,最终生成一个包含应用及其运行环境的镜像文件。

  • 本地测试容器

在本地环境中对构建好的容器进行测试。可以使用docker run命令启动容器,检查应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这有助于在将容器部署到生产环境之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四、选择云原生编排工具(以Kubernetes为例)

  • 集群搭建与配置

如果使用Kubernetes进行云原生部署,需要搭建Kubernetes集群。可以选择在云平台上使用托管的Kubernetes服务(如GKE、EKS等),也可以自行搭建本地集群。在搭建集群时,需要配置节点(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设置等)、安装必要的组件(如kube - apiserver、kubelet等)。

  • 命名空间创建

在Kubernetes集群中创建命名空间。命名空间用于对集群中的资源进行逻辑分组,方便管理和隔离不同项目或团队的资源。

五、部署到云原生环境

使用Kubernetes的配置文件(如YAML文件)定义要部署的微服务。在配置文件中指定容器的镜像、资源需求(CPU、内存等)、副本数量、服务发现方式(如Service类型为ClusterIP、NodePort或LoadBalancer)等信息。例如: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my - app - deployment

spec:

replicas: 3(定义副本数量)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my - 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 - app - container

image: my - app - image:latest(指定容器镜像)

resources:

requests:

cpu: "100m"

memory: "128Mi"

limits:

cpu: "500m"

memory: "512Mi"

  • 部署操作

使用kubectl命令(Kubernetes的命令行工具)将配置文件应用到Kubernetes集群中,实现微服务的部署。例如,kubectl apply -f my - app - deployment.yaml。

六、监控与管理

  • 监控设置

配置监控工具来监测云原生部署中的各项指标。例如,使用Prometheus收集容器、微服务和节点的资源使用情况(CPU、内存、网络I/O等)、应用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等)。同时,可以结合Grafana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直观地查看系统状态。

  • 日志管理

建立日志管理系统来收集和分析容器和微服务的日志。可以使用Elasticsearch、Logstash和Kibana(ELK Stack)或者云平台提供的日志管理服务,方便查询、过滤和统计日志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持续优化

根据监控数据和实际运行情况,对云原生部署进行持续优化。这包括调整资源分配、优化微服务架构、更新容器镜像等操作,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和资源利用率。

相关文章
云原生是什么?
云:云和本地是相对的,传统的应用跑在本地服务器上,现在流行的应用跑在云端;IaaS,PaaS,SaaS;
西湖醋鱼
2020-12-30
1.6K0
入门学云原生系列01——云原生是什么?
云原生有一个简单的理解:云指的就是云服务器,原生指的就是云服务器中自带的应用软件。这些应用软件可以高效弹性扩缩容(指的就是增加或减少服务器的数量)后,自动适配新的服务器数量环境,而不需要运维或开发做什么。
非喵鱼
2022-12-13
5.8K0
云原生是什么?(Cloud Native)
云原生是基于分布部署和统一运管的分布式云 ,以容器、微服务、DevOps等技术为基础建立的一套云技术产品体系。--百度百科
逍遥壮士
2021-07-05
1.3K0
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是什么?[通俗易懂]
本文隶属于专栏《100个问题搞定大数据理论体系》,该专栏为笔者原创,引用请注明来源,不足和错误之处请在评论区帮忙指出,谢谢!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7-25
1.8K0
云原生时代的业务流程编排
既然今天要聊一聊云原生时代的业务流程编排,那咱们首先得定义什么是流程编排以及传统的流程编排是做什么的。传统的流程编排一般分两类:bus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 业务流程管理)和 workflow engine (工作流引擎),在过去十几年里,商业领域主要是以BPM为主,软件服务厂商以平台化的产品为企业客户提供流程设计、流程管理、流程自动化相关的能力。
jesseai
2020-02-22
15.7K5
点击加载更多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