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技术百科首页 >PII数据保护 >跨境传输时,如何保证PII数据保护符合目的地法规?

跨境传输时,如何保证PII数据保护符合目的地法规?

词条归属:PII数据保护

要在跨境传输中保证个人可识别信息(PII)符合目的地法规,需以“合规性”为核心,通过“本地化适配、技术防护、流程管控、认证背书”四大维度构建全链路保障体系,覆盖“传输前评估、传输中保护、传输后监督”全流程。以下是具体实现路径,结合2025年最新法规(如印度DPDP法案、巴西LGPD)与技术趋势(如ISO/IEC 27701认证、AI增强防护):

一、传输前:精准评估目的地法规要求,明确合规义务

跨境传输的第一步是识别目的地的PII保护法规框架,明确“什么能传、怎么传、传了要担什么责”。不同国家/地区的法规对PII的定义、跨境传输的条件、数据主体的权利(如访问、更正、删除)有显著差异,需针对性评估:

  1. 梳理目的地法规的核心要求​:
  • 欧盟(GDPR)​​:要求跨境传输需满足“充分性认定”(如日本、加拿大等国)或“适当保障措施”(如标准合同条款SCCs、绑定公司规则BCRs);数据主体有权要求停止跨境传输(第50条)。
  • 印度(DPDP法案)​​:敏感PII(如生物识别、金融信息)禁止跨境传输,除非获得数据主体明确同意并经印度数据保护委员会(DPAI)审批;非敏感PII传输需用户同意,且接收方需符合“与印度相当的保护水平”。
  • 巴西(LGPD)​​:跨境传输需通过“标准合同条款(SCCs)”“同等保护水平”或“ANPD授权”;数据泄露需在3个工作日内报告ANPD。
  •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CIIO)的PII跨境传输需经安全评估;非CIIO的PII跨境传输需满足“等效保护”(如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订立标准合同)。

​2. 评估自身业务的合规差距​:

  • 对照目的地法规,梳理企业PII跨境传输的场景​(如用户数据同步至海外服务器、海外子公司访问母公司数据)、类型​(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目的​(如提供服务、数据分析),识别“不符合”的环节(如未获得用户同意、传输敏感PII未审批)。
  • 例如,中国企业向印度传输用户生物识别数据(如指纹),需先获得印度DPAI的审批,否则违反DPDP法案。

二、传输中:采用技术与流程措施,确保PII安全

传输过程中,需通过技术防护​(加密、脱敏)与流程管控​(审计、监控),防止PII泄露、篡改或滥用,符合目的地的“安全传输”要求:

  1. 技术防护:加密与脱敏是核心
  • 加密传输​:使用TLS 1.3​(最新加密协议)或IPsec VPN加密跨境传输通道,确保PII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例如,某中国电商向欧洲传输用户地址数据时,采用TLS 1.3加密,符合GDPR的“安全传输”要求。
  • 脱敏处理​:对传输的PII进行去标识化​(如将“138-0013-8000”脱敏为“138​​8000”)或匿名化​(如将“张三”替换为“User001”),降低PII的可识别性。例如,某印度游戏公司将用户手机号脱敏后传输至海外服务器,符合DPDP法案的“数据最小化”要求。
  • 隐私增强技术(PETs)​​:采用联邦学习​(如医疗AI联合建模,原始数据不出本地)、安全多方计算​(如金融风控联合计算,避免数据泄露)等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例如,某欧洲银行与印度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通过联邦学习共享用户信用数据,无需传输原始PII,符合GDPR与DPDP法案的要求。

​2. 流程管控:审计与监控是保障

  • 跨境传输审批流程​:建立“跨境传输申请-风险评估-审批-执行-监督”的闭环流程。例如,企业向巴西传输用户数据前,需提交“传输目的、数据类型、接收方保护措施”等材料,经合规部门审批后方可传输。
  • 审计日志留存​:记录跨境传输的全链路日志​(如传输时间、数据量、接收方IP、加密方式),留存至少180天(符合ISO/IEC 27001要求),以便监管机构核查。例如,某中国企业向东南亚传输用户订单数据时,通过SIEM系统留存日志,符合当地法规的“审计要求”。
  • 实时监控​:使用数据泄露检测系统(DLP)​监控跨境传输中的异常行为(如大量PII数据突然传输至未知IP),及时阻断并报警。例如,某印度电商平台通过DLP系统发现异常传输,立即暂停传输并通知DPAI,避免了数据泄露。

三、传输后:持续监督与响应,维护合规状态

传输完成后,需跟踪PII的使用情况,确保接收方符合目的地法规,并及时响应数据主体的权利请求:

  1. 监督接收方的合规性​:
  • 数据处理协议(DPA)中明确接收方的义务(如“不得将PII传输至第三方”“需采取加密措施”),并定期审计接收方的合规情况(如每年一次)。例如,某中国企业与欧洲云服务商签订DPA,要求其遵守GDPR,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审计其数据处理流程。
  • 建立“接收方合规评级体系”,对违反法规的接收方(如未采取加密措施),采取“警告、暂停传输、终止合作”等措施。例如,某印度公司将接收方的合规评级与合同续签挂钩,倒逼接收方遵守DPDP法案。

​2. 响应数据主体的权利请求​:

  • 建立“数据主体权利请求处理流程”,及时响应目的地数据主体的请求(如欧盟用户的“被遗忘权”、印度用户的“访问权”)。例如,某欧洲电商平台收到用户“删除跨境传输的个人数据”请求后,24小时内通知海外子公司删除数据,并反馈给用户,符合GDPR的要求。
  • 使用数据主体权利管理系统(DSMS)​自动化处理请求(如用户通过APP提交“访问权”请求,系统自动检索其跨境传输的PII并生成报告),提高响应效率。

四、认证与标准:借助第三方背书,增强合规可信度

通过国际认可的隐私认证,证明企业的跨境传输流程符合目的地法规,增强客户与监管机构的信任:

  1. ISO/IEC 27701认证​: ISO/IEC 27701是全球首个独立的隐私信息管理体系(PIMS)标准,整合了ISO/IEC 27001(信息安全)与GDPR(隐私保护)的要求,覆盖“隐私治理、数据保护、合规审计”全流程。获得ISO/IEC 27701认证的企业,可证明其跨境传输流程符合国际隐私标准,符合欧盟、印度、巴西等多数国家的法规要求。
  • 例如,某中国企业通过ISO/IEC 27701认证,向欧盟传输用户数据时,无需额外提交大量证明材料,直接符合GDPR的“适当保障措施”要求。

​2. 行业特定认证​:

  • 金融行业​:通过PCI DSS认证​(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证明跨境传输的银行卡号等PII符合金融行业的安全要求。
  • 医疗行业​:通过HIPAA认证​(美国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证明跨境传输的健康数据(如病历)符合美国的隐私要求。
相关文章
跨境数据传输是日常业务中经常且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跨境数据传输是日常业务中经常且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全球通信网络和业务流程的发展,全球数据流的模式已迅速发展。随着数据从数据中心移到数据中心和/或跨边界移动,安全漏洞已成为切实的风险。有可能违反国家和国际数据传输法规和隐私法。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规范跨境数据传输的隐私法律,这些风险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些法律通常禁止跨境转移,除非满足某些条件或对转移公司施加监管义务。
镭速
2023-03-02
6030
终结跨数据中心复制的合规噩梦
在确保遵守数据保护法规(如 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 DPDPA(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的同时,管理跨全球分布式数据中心的数据的复杂性可能令人生畏。这些法规强调数据主权、隐私和本地化,迫使全球企业注意其数据跨境移动的位置和方式。
云云众生s
2024-10-23
3110
智能翻译工具数据安全架构:从 GDPR 合规到企业级加密防护的全链路保障
当律师上传涉密合同至翻译工具时,如何确保数据不被泄露?当科研团队跨境传输专利文献时,怎样符合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数据法规?在数据合规成为企业生命线的今天,翻译工具的安全性能已成为金融、法律、科研等敏感行业的核心选型标准。会译作为多场景 AI 翻译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架构,将加密技术与合规设计深度融合,为企业级用户打造兼具效率与安全的翻译环境。
用户11757497
2025-09-15
1770
国际大数据安全相关政策与法规
背景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数据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已经与农业时代的人口土地、工业时代的钢铁石油一样,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被誉为是“21世纪的钻石矿”,正日益对国家治理能力、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各领域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大数据安全自身风险 风险一、大数据加大了信息泄漏风险,大数据囊括了大量的个人隐私,以及各种政府机构、公司行为的细节记录,数据集中存储增加了泄露风险。 风险二、大数据的应用是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数学算法、自然语言理解、信息技术
企鹅号小编
2018-02-09
4.4K0
Build Security In PII|洞见
引子 很多年前,我沉迷在一款名叫《魔兽世界》的游戏中,不幸的是,我使用了Yahoo的邮箱来注册游戏账号。大约在2013年的某天,因为密码错误,我发现自己已无法登陆,同时,注册游戏账户的邮箱也被人修改了密码。不出所料,经过繁琐的手续找回密码后,发现自己已损失惨重,这直接导致我放弃了这款游戏。 不久就看到“Yahoo丢失了大量账户(一说500万账户被泄露,另一说则高达10亿)”的新闻,对于Yahoo来说,这只是业务江河日下的开始。不幸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危机发生后我们才开始重视,进行补救、修复、挽回、公关
ThoughtWorks
2018-04-17
1.2K0
点击加载更多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