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寻找阿托卡之旅:量化投资一席谈

寻找阿托卡之旅:量化投资一席谈

作者头像
大数据文摘
发布2018-05-21 15:52:39
5710
发布2018-05-21 15:52:3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数据文摘大数据文摘

体育系列新增3篇文章

主讲嘉宾:董艺婷

主持人: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副秘书长 陈新河

承办: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嘉宾介绍:

现任光大富尊投资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富尊是一家纯量化管理的投资公司,管理团队为前国信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曾连获国内金融工程最佳团队荣誉,是国内本土组建时间最长的量化团队,团队核心成员从2005年起就参与国内市场衍生品创新工作,对本土金融创新和量化投资的痛全程感受。

以下为分享实景全文:

现在我所在的公司 是一个完全以量化模式投资和管理的公司。

作为国内最早涉猎量化投资的团队,我们的状态很有意思,许多工作都是自己从0开始动手,经历了很多“凑合”的过程,也看到很多业务、市场、需求,从我们意识到,到最终实现,经历了很长很痛苦的过程。当然,好处是,这样我们总能知道三年后市场需要什么。

下面的内容 有很多可能和技术关系不大大家权当娱乐哈。

阿托卡,是一艘神秘的沉船,许多人相信,找到它,就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没有人知道它沉睡在哪里。我一直觉得,量化投资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数据就是我们的海洋。找到阿托卡,除了我们必须付出的努力,还需要很多因素:谨慎、冷静、勇气,和“远在星辰之外的运气”。这样说似乎遗漏了技术——这正是我想表达的:技术是世界的一部分,它使世界更美好(也许?),然而它不能改变世界的规律,作为一个“依赖规律”生存的职业,我希望技术是我们手里的矛和盾,但不是我们的灵魂——而它让我们的灵魂更自由,更高效(在我可以承受的成本下)。

讨论技术问题,首先要看这些技术所在的环境。这是我始终成不了技术专家的最大问题——斤斤计较,想得太多。对于一个始终在国内市场做量化投资的人来说,我想先描述一下自己的生存环境和一路走来的感受。

09年,从“衍生品业务”的梦中醒来,沉浸在失业的焦虑中时,领导说,我们做量化投资研究去吧。我说好吧——可是我会么?一开始只有4个人,最起码我自己写的东西现在看来惨不忍睹,没有成熟的研究流程,没有合理的方法论讨论,可行性也堪忧。感谢那些在会议室快睡着但仍忍耐我的客户——让我们得以成长至今。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承受了太多行业发展中的“技术外”或者叫做“业务外”因素带来的痛苦——收获是现在对任何问题的思考,都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请大家不要忽略上图中“数据”和“系统”之外的其他四个饼——如果没有它们的保护,我们随时会失业。我们想得太多,恰恰是因为我们珍惜。

2010年和2011年,当我们的团队如日中天(请原谅这个破词)的时候,我写过两篇文章,叫做通往量化投资的成功之路,每年一篇,用于分析行业发展状况,预测未来的业务领域。几年时间过去,其中的事情几乎都变成了现实,我看见很多人在雀跃,认为对冲的时代来了,“我们的时代”来了,然而我心里没有一丝高兴的感觉——这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更低的边际效应——甚至该哭吧?

讲完上面那些废话,下面可以好好讲讲,在这样的心态下,对数据和系统,我是怎么想的了。

其实上面这两张图的标题已经表明了一切。里面的每一块内容在大家看来都那么清晰明了,简单得就像今天中午的午饭,有一碗米饭,一碗汤,两碟素菜,半条鱼和一块大排。然而在我心里他们是一个复杂如宇宙的存在——无数细节问题,足够写一本可以砸断脚的书。

最起码,有那么几个不算太细节的问题:1)从哪儿来?2)能用吗?3)购买成本?4)存储和维护成本?5)预处理成本?6)其它应用中的技术问题——怎么用?怎么存?怎么保障安全?

正因为如此,每遇到一个系统商,或是研究平台提供商,或是策略提供商,我首先会问上述关于数据的问题,还会问下面要讲到的精度问题。在一次业界交流会上,对面的一位友军实在受不了我的絮叨,提醒我“对精度的过分要求如果和低智商匹配,就会有精神分裂的危险。”

和精神分裂相比,我觉得还是命比较重要。

我不知道在其它领域你们能否得到关于数据的上述服务,最起码我得不到,或者买不起。因此我们只能靠人肉去做这些工作。当一个人带着进入核爆模拟实验室的预期来到我们的工作环境时,当我让他们花几个月的时间去看数据,去做一次上述流程的时候——我在他们眼里看到了深深的失望,和被伤害的委屈——父母老师精心培养了二十余年的精英,就是干这个的吗?可是我也很委屈,如果连一个还没毕业的本科学生都能从“公开信息来源”比对出这个数据库的明显错误,这个数据库凭什么要我付出那么高的年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数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有人喜欢用“模糊的准确”和“精确的错误”来表达对他们的态度:对数据吹毛求疵没啥必要。我想有两件事需要说清楚:1.在资本接近零和的博弈中,有模糊的准确就一定有模糊的不准确,而后者的后果,我无法承担。2.对数据吹毛求疵,是希望消除不必要的“误差”而不是“错误”。错误就是错误,模糊和精确都可能带来错误。误差却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在不知不觉中可以传导成一个巨大的错误,人人都知道蝴蝶和飓风的故事,把它时刻放在心上的人却很少。

如果你忍耐了1到3年,把“吹毛求疵”这件事做好了,你就会是本土量化投资领域最有竞争力的TOP20%之一。花在这上面的时间一点儿都不会浪费——当你知道为什么数据必须是那个样子的时候,你已经懂得了很多人为什么会栽跟头,或者说,他们为什么亏钱?接下去,你可以进入一个灵魂自由的领域了。

其实上面这个流程里有很多事我也还没做。这是我理想中的后台部门能为我解决的一个工作环境。到现在为止我还在为之努力——没钱,也没人。我从未想过像我这样一个人会为这些事情烦恼(我的意思是从小到大我其实一直被认为是粗心直率的);然而现在这已经变成了我的理想之一(其它理想可能包括世界和平,蓝天绿水,动物快乐等等)。

不可避免的还是讲讲系统吧。我的检验标准暴力而直接。这里说的钱,千万不要认为只是“收益率”——它的含义是:管理成本、Quant的工作效率、交易速度和成本、风险控制的准确度和效率、资源分配的优化程度等等。而一个好的架构师,不但要懂数据,还要懂需求,知道我们这些人打算拿着数据干啥去——很多架构师不耐烦听我讲这个,或者以为他们所理解的就是我讲的,我一直认为这种工作流程是本末倒置的——当你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的时候就买好了路虎,可是我只不过想通过一条独木桥到对岸去。

这个,同属我的理想之一。是我在问过几个系统商同一个问题之后忍无可忍的结论,其它躺枪的系统商勿恼。

实际上我的不满并非完全来自于速度,相反,我并不追求没有必要的高速——因为那可能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还有可能是以牺牲风控为代价的。我只是希望,无论是系统商还是我们自己,都知道时间去哪儿了——每一部份的耗时,做一个敏感性分析,并没有那么难,为什么不去做,而是选择用成本和风控来作为速度的代价?

系统商和数据商遇到我这样的客户会觉得非常烦——他们已经加班了很久,老板的利润之刀就悬在脖子上。实际上我的状态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我坚持,要做好一件事情,咱们得有个合理的流程,流程之一就是:了解客户需求-〉理解客户需求-〉用最高效率和最低成本完成这个需求。而不是先造出一辆车再来问我到底在什么路上开?当我想问问这辆车的汽油在某种路况和速度下的消耗速度时,你说这谁知道?

下面这张图,是我的另一个理想(呃,理想太多了)——通过系统让量化投资成为一份幸福而安全有效的工作。事实上基于这个理想的系统架构,有两个。

其中一个已经写完了三年,在其中无数人找我谈过它的商用,现在仍然没有落实:两年前是因为它太超前,客户还没培育起来,现在是因为匹配的数据和系统太贵,而我不敢冒险把技术架构给任何没有商业合同约束的潜在合作伙伴。另一个的架构搭好了有半年,我们仍在人肉准备基础数据中——

这两个系统将用于量化策略(或其它一切可以用确定资产组合来表达的策略)的评价、管理、风控、验证、配置...等等,总之就是解放一个人的思想,让它自由而快乐地思考,大量计算和验证的工作,都交给系统。(前提是,数据可靠,接口统一,函数体系符合业务逻辑,速度足够快,输出足够友好)

要达到上述目标,在我眼里,技术,是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每一个步骤,我们都知道howto do。现在的问题是 how to cost 和 who to do it?

再扯得远一点,当很多人发现他们也需要这样一个东西,开始往里投钱的时候,想做no1 已经没有那么简单了。我们需要的,就是从现在,就开始。

最后,请大家原谅,在这个技术大牛满天飞舞的群里,我讲了那么多和技术无关的东西。然而我相信你们懂——我只是希望数据和技术,在最懂和最爱它们的手里,在一个灵魂自由思想自由的环境里,把它们用在刀刃上,做该做的事情。希望我的几个理想能够一一实现,也希望它们给你一些启发,谢谢你们对工作的热情,这两周我总是在十点以后躲在卫生间里看这个群的演讲,它们让我重燃实现理想的希望,谢谢!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06-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文摘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对象存储
对象存储(Cloud Object Storage,COS)是由腾讯云推出的无目录层次结构、无数据格式限制,可容纳海量数据且支持 HTTP/HTTPS 协议访问的分布式存储服务。腾讯云 COS 的存储桶空间无容量上限,无需分区管理,适用于 CDN 数据分发、数据万象处理或大数据计算与分析的数据湖等多种场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